東漢詩歌最主要的成就是文人五言詩的崛起和《古詩十九首》的出現。文人五言詩從質樸典麗的風格發展為憤世嫉俗的憂患意識和懷才不遇的感慨,《古詩十九首》則以游子思婦為主題,充分表現人生的痛苦,哲理的抒發。
最先進入人們視線的還是班固和張衡這兩位賦寫的賊六的牛人。班固以孝女緹縈救父的故事作為藍本寫出了《詠史》,此事發生在漢文帝時代,緹縈為救父親獨身一人前往京城替父親受肉刑,漢文帝感此女孝心,廢除肉刑,班固以《詠詩》一詩盛贊緹縈勝過男兒,從而也抒發自己有才而不得重用的心情,當時班固被連累在獄中。全詩用詞質樸,多平鋪直敘的寫法,渲染感情的很少。班固是東漢最早創作五言詩的文人,他以史學家的筆法寫詩,都以敘事為主,因為他比較擅長騷體和四言詩,所以他寫作起來比較得心應手,但是他的七言詩卻比不上張衡。
張衡緊隨其后,寫出了五言詩《同聲歌》,假借新婚女子的口吻自述戀愛經過以及對丈夫的情感,這首詩借鑒了民歌的表現手法,感情豐富。他的《四愁詩》是經過改造的騷體,全詩按方位展開表達對美人的回報,卻無法與美人相見,因此有憂傷之感,這首詩有政治上的寄托,是后代七言詩的先聲。張衡的五言和七言詩在技巧上優于班固,班固沿著樂府詩的樸素質實發展,張衡則朝著縟麗華美的方向前進。自張衡開始,東漢五七言討形成了以書評為主的走勢。
秦嘉的五言詩是東漢文人抒情詩的成熟之作,他的三篇《贈婦詩》描述了自己與妻子徐溆三次感情經歷,因為設計到真情實感,因此寫的纏綿悱惻,讓人讀之生情。
到漢桓帝時期,東漢的五言詩朝著新的方向發展,他們用詩歌表現自己的控訴,吶喊,對現實進行猛烈的批判,酈炎,趙壹和蔡邕是其中的代表。
酈炎有《見志詩》二首,抒發懷才不遇之感,兩首詩運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現自己的高遠志向;趙壹之前的《刺世疾邪賦》是抒情小賦的代表,他在這首賦的末尾付上了《疾邪詩》二首表現自己對東漢王朝的失望,對自己懷才不遇有所憤恨,在所有詩人中他的感情最為激烈;蔡邕的《翠鳥詩》有亂世文人避害的心態,這和其自身經歷有關,從中反應了亂世文人的惶恐之情。這些東漢末期的詩人不再像班張二人一樣有著從容的敘事抒情心態,而是朝著抗爭和批判的方向發展。
《古詩十九首》是漢末古詩中的精品,歷代文論作家都給予其高度評價。劉勰在《文心雕龍.明詩》中寫到:“觀其結體散文,直而不野,婉轉附物,怊悵切情,實五言詩之冠冕也。”后代作家自覺學習借鑒它的藝術風格和創作手法,如曹植,陸機,陶淵明,鮑照等人。
《古詩十九首》多出自漢代文人之手,但是具體是哪些人寫的并沒有留下姓名,他和一些作家的風格接近,但是卻沒有事實證明就是他們所為,作者非一人,所以考慮其作者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內容。全詩分為游子思鄉和思婦兩個方面,獨游在外的詩人們離家很久不免思念家鄉,繼而思念家中的妻子,于是他們將這種感情化為詩句,寫的感情豐沛,情真意切。
《涉江采芙蓉》寫到:“同心而離居,憂桑以終老。”《明月何皎皎》寫:“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這兩首都表現了游子無法歸鄉思念妻子的心情。古詩的作者多宦游子弟,他們離家在外有求仕之心,他們也將這種感情寫入詩中,《回車賀言邁》寫有:“盛衰各有時,立身早不苦。”但是他們游宦成功的機率是很低的,因此不免多了幾分頹唐之心,《驅車上東門》寫:“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只能用美酒來消磨人生。對于思婦的心態,游子揣摩婦人的心情寫下了這些詩,《行行重行行》中寫:“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用婦女之口表現思念之愁。
這些作品中還透露著一定的人生哲理。對于永恒和有限的關系《回車駕言邁》寫到:“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用金石對比出人生的短暫;在人的心態和生命周期的關系上,有兩首詩都表現了“思君令人老”這個概念;在憂郁和快樂的關系上,快樂和憂愁常常交織在一起,《生年不滿百》有:“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及時當行樂,何能待來茲。”這是一種灑脫的人生觀念;在來去親疏關系上,《去者日以疏》寫:“去者日以疏,來者日以親”這句話表現了人情社會的親疏冷暖,去的人已經逐漸淡忘,還在交往的依然親近著,并不是忘卻,而是人之常情。
《古詩十九首》是古代抒情詩的典范,它長于抒情,卻委婉道出。《涉江采芙蓉》寫:“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方。”《庭有枇杷樹》寫:“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兩首詩都寫游子在遠方,思婦念而不得,借花表達相思。《古詩十九首》中還有一些情景交融的筆法,如《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還有:“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終日思不得,泣涕零如雨。”這些都將感情和景色兩相輝映,達到了物我兩化,渾然天成的藝術境界。有發法國學者評論到:“《古詩十九首》的魅力之一就是那些新鮮的小故事,這些故事受到樂府的啟發,以樸實無華的風格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無論景色描寫的如何生動逼真,只不過是感情的一種標志……”。
在用語上鐘嶸《詩品》稱他:“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古詩十九首》沒有特別艱澀的語句,都是用最明白曉暢的語言道出真理,詩中的許多名言警句都含有深刻的哲理,如同少年美酒,語淡卻別有韻味。
漢代文學至《古詩十九首》已基本宣告結束,緊接著的的曹氏三父子,建安風骨正在搖搖招手的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