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觸太多,對我個人意義重大。先用印記記錄下來,慢慢融合。
錯字有點多!初稿!
看完血戰鋸鐵嶺,感觸很多,別人拍的不是戰爭,是信仰。
讓我感動的地方有幾處,第一個就是,多斯合和他的女朋友,上公交車的那一段,還有多斯受到別人的誤解,但他依然在堅持自己的信仰,并不會有任何的妥協。當后面能看到一個不拿槍的戰士,在戰場的廢墟中,在屠殺的地獄中,一個又一個被拯救出自己的戰友,甚至包括敵人,那種感動是對戰爭電影本身的一種超越,這是殺戮說不能夠帶來的人心感動。
我自己的電影啊,同福這個角色,缺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缺乏內心堅定的信仰,以及未知始終,追求的,那個動力,沒有!
中國人如何去理解戰爭,中國人的信仰如何去面對戰爭?作為八面玲瓏處世哲學,所為講究中庸的社會倫理,如何拍出中國人對戰爭的不同的理解,不同與西方人的理解。
另外,戰爭需要幽默,不能一股腦的都是很嚴肅的東西,死版的東西你必須要先洗澡去了,而且面對人性,同福受到了什么樣的摧殘?他受到什么樣的壓力了嗎?還面臨著什么巨大的困難,?沒有這些,后來的成功,將會變得膚淺,將會變得沒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