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國最古老的節日——中秋節,而今天也是最令游子傷心的節日,因種種原因,有家而不能回。
圖片發自簡書App
曾在以前總是感覺一個中秋節有什么,只是我放假的一個附屬品,然而現在看來不然。小時候對于節日的概念不是特強,只是欣賞古人的閑情雅致。每每過中秋,不過就是吃些月餅,看點晚會,僅此而已?,F在,細細想來,這或許是最好的。因為家人的陪伴是世間最真切的,最實在的,最受用的。古人過中秋也不過是求一團圓,想必古人因為距離,設備等原因很少團聚,所以弄個這吧。
我們漂泊在外,也脫離了家人的陪伴,只身一人,身心疲憊,或許會想依靠。王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或許是真的在外漂泊者的內心真實寫照。這是第二次中秋沒回家,求學的路或許該是這樣。但是今年還是有些傷感,在一座城市里不斷迷失,不斷尋找。迷茫,不知所措,一個人來來回回,看著人來人往,沒有絲毫地親切,甚至連熟悉都談不上。分離的苦只有經歷才知道,起先以為離開是好的,之后,才漸漸地發現其實家里是好。
這兩年懂得人情世故,世態炎涼,看慣了太多以前不想看的,這是路,每個人必走的。今天是中秋,有點傷感,不知所以,不知道那些不能回家的人是否也有同感?月是故鄉明。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敝星?,是團圓的,家是最好的,沒有傷,只有愛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