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陪父母回老家祭祖。平時沒有感覺,到家后嬸嬸拉著我的手說,你已經二十年沒有回來了,我才意識到,原來,我已經這么久都沒有回老家了。爺爺二十年前去世,奶奶到我家生活后,我就沒有再回去過。其間結婚,生子,為生活奔波,一晃,二十年就過去了。
小時候曾經以為很遠的老家,做高鐵1個半小時就到了,然后坐公交再用1小時,就到了兒時和爺爺奶奶生活過的老家。在我的記憶里,老家還是原來的樣子,三間北屋,兩間東屋,加上小西屋,這是我這么多年來經常做夢回到的老家。但叔叔告訴我,老家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字面上的意思可以接受,但不能理解,當真正站到老家的院子里,才明白他這句話的含義。
只有一個院子了,沒有房子,北屋,沒有了,東屋沒有了,老榆樹也被小榆樹和香椿樹替代了。一切都變了,記憶中老家所有的一切都變了。
我是在一歲的時候被奶奶抱回老家的,與哥哥一起在老家生活了2年后才回到父母的身邊,然后是每年的寒暑假都會回老家看爺爺奶奶。那時候,農村還是沒有通水和電的,三歲前的記憶基本上沒有了,能記得的都是每年寒暑假回家與爺爺奶奶相處的點滴。
? ?那時候我是和爺爺奶奶睡正屋的炕,北方的火炕,非常的舒服,冬天一點都不冷,比現在的電褥子要舒服多了,老祖宗的智慧無窮啊。不論冬天,多么冷,我都會在奶奶起床后30分鐘起來,然后幫著奶奶燒火。農村是用風箱的,我當時是把這個事情當成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去做的,先用麥秸稈點著,然后是玉米棒,或者玉米稈等,右手往里面塞柴火,左手拉風箱,暖暖的,奶奶在上面熱饅頭,做玉米糊糊,我最喜歡喝的玉米糊糊阿,香極了,是我們用電飯煲,煤氣灶做不出來的味道,我每次都喝2海碗,而且鍋底結的鍋嘎巴奶奶也是留給我的,不給叔叔家的弟弟妹妹,因為他們常年在家,我是稀客。而那個比我年齡還大的風箱,在老家的房子不能住人后,被叔叔帶到了縣城,目前還在他的廚房繼續工作,當我再次用的時候,摸著油亮油亮的把手,感覺我似乎又回到三十年前。而這樣的風箱,估計也是老古董了,想買也買不到了。
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晚上點上煤油燈,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或在聽收音機里面的評書聯播。記憶中的西游記,三國演義,岳飛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