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出差了半個多月,回來之后似乎孩子不太認識了,每次帶他離開奶奶家或姥姥家,孩子都會哭,因為奶奶姥姥陪他多一些,就不太認識媽媽了,其實每次離開的時候,他都會“以為”他還會回去,那些快樂的時光在他腦子里不斷重復,他玩的太快樂了,奶奶和姥姥又那么慣他,所以他的注意力還停留在了那些“剛剛還在被攥在手里的快樂時光里”。而且他很專注,不容易把這段快樂的時光忘掉。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越小的孩子,注意力越容易被“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所吸引,而這種吸引的粘度也是很高的,甚至到了無法自拔的地步,看看我自己的孩子就知道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賺取我們注意力的“快樂時光”越來越做了,可能和朋友玩個游戲,和爸爸媽媽出去游樂園,吃個冰棍兒....慢慢也就麻木了,所以注意力也沒那么容易被強烈吸引甚至無法自拔了。我現在生活的世界里,一出門,一打開手機,無數的“時間搶占器”和“注意力吸引器”在向我們打招呼,各種各樣的推送,別人發來的信息...麻木著我們的神精,讓我們很難像孩子一樣集中注意力,看看地鐵里大家都在干嘛就知道了,這里的“我們”當然就是大多數人。
其實,集中注意力也并沒有那么難,只要我們能夠保持著內心的那份寧靜。前面說的那么多東西其實都是外界給我們的刺激,這些刺激經過眼球或耳朵的傳遞,到我們大腦里,大腦經過計算就反映到了行為和動作上。
然而我們的大腦是分為幾層的,最核心的鱷魚大腦掌控者我們的吃喝拉撒等基本的生活需求,這一部分也是最遠古最直接也最強大的部分,另外一層的情感層就是我們的喜怒哀樂的情感層,雖然也很強大,但沒有鱷魚大腦那么強大,最外層的理性大腦最弱小,但是他控制著大腦所有的理性行為,所以我們如果平時不訓練它,那就任由情感層和遠古層操弄我們吧,這也是為什么大多數人都不思考的原因,因為他們并沒有刻意地去練習過理性大腦。
我們都知道,注意力大于時間金錢-李笑來,也就是說,注意力之后的輸出決定了我們的收入和行為,注意力幾乎重要到了決定我們一生的幸福。我們只有不斷地鍛煉理性大腦,元認知能力的三步法,坐享,興趣和反思讓我們更好的控制我們的思考和行為,才能最駕馭感性和鱷魚大腦。
而孩子對玩這件事的執著真的值得成年人好好學習,可見孩子的理性大腦其實是被很好的利用的,我自己的孩子在專注地看書的時候我們從不打擾他,甚至他能發現一些大人都看不到的細節,這確實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所以說事情其實是這樣的,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被外界的刺激逐漸增加,我們的理性大腦的能力其實是逐漸被“退化”掉的,而我們需要通過鍛煉我們的元認知能力“拿回”那些我們在兒童時期對“玩耍”這件事的注意力。,而能拿回來一半有時候就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