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跟你談談吃飯問題。
也許你會反感。是的,我十七八歲時我也很反感母親跟我說的一些話題。當然,我母親那時也很忙,她也很少跟我講些話。但反感歸反感,生活中我常常感覺她講的話還是蠻有用。
做母親的,總免不了想說話,說些話。
1吃飯好好吃。
細嚼慢咽更有助于消化。同時能幫助我們體會食物美味。現在很多食物在重重調料的掩護遮蓋美化下,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這也是我不喜歡在外面一些便利店吃飯的原因。他們的食物味道都一個樣。
在多重調料的刺激下,味蕾失去了它原有的敏覺性。而且,調料中純天然、釀造類的不多,多為配置類,化學合成類,所以還是要少吃。
在一些店里,自己放調料的時候,一定要少。
小外婆昨天講了個故事,說有個小伙子去體檢,體檢結果后醫生說他吸毒。他說,沒有啊,不可能啊。后來他回憶就前一天晚上在一家小吃店吃了碗面什么,說那特好吃,湯特好喝,后警察懷疑那家店,去查,真的搜到了罌粟殼。
2吃東西注意葷素搭配。特別是素菜,要多吃。從人體酸堿度來說,素菜多更有利于人體健康。
3不暴飲暴食。飲食要健康,正常,有序。那種餓幾頓然后再暴飲暴食一兩頓的做法不可取。雖然我年輕時有時遇到自己想吃的東西也這樣,但事后往往后悔。所以,要有節制,要健康有序。我們家鄉俚語有句話叫“顧嘴不顧心”,就是諷刺那些管不住自己嘴巴的人。我們要“顧嘴又顧心”,做一個善于自我管理的人。
4注意禮儀
我記得自己小時候,父母也沒少教我餐桌禮儀。飯不可嚼得太大聲,頭不可低得太下去,筷子不能插到飯碗里等等。記得有次吃飯,聲音嚼得很大。外婆說:“不行哦,豬吃食才會把聲音弄得那么大呢。”又有次把筷子插到飯碗里,外婆說這樣不行。又有次把筷子放在飯碗上,外婆說:“你飯不吃了嗎?不吃才把筷子放到飯碗上。若還要吃的話,得把筷子放到碗旁邊。”
有的孩子吃東西像搶過來吃一樣,那很不好。特別是吃自助餐,吃多少取多少,不要拿太多。莫浪費。節儉,自制,是民族美德,亦是人類美德。有一則新聞說泰國行,中國的游客在泰國吃蝦出丑了。不但吃飽了,還帶上好多,泰國人驚問中國人:“幾千年沒吃過蝦嗎?”這是對中國人的莫大諷刺,也是國民素質的一種體現。令人慚愧。
吃時吐殘渣,若有專門盛殘渣的盤子要吐在那盤子上;若沒有專用的盤子,就集中吐在個桌子某個固定的地方,不可東一點西一點。
走時桌面上的盤子不可凌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人說笑,說挑女婿一定要在餐桌上好好觀察。如這年青人在餐桌上只知道自己吃喝,夾菜時把盆碗里的菜挑來挑去,那這年青人肯定不是女婿的好人選。玩笑歸玩笑,但有一定道理。餐桌禮儀,雖小,但實際上很能反映一個人的素質和教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講的,并非針對你。只是平時看到聽到一些現象,有所感想。有則改之,無則自勉。對照自查,做一個講禮儀更受歡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