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對這首詩的理解,“摽”字有異議,有地方注“墜落”,有地方注“拋”。如果解釋為“拋”,意思就是這個女子用自己筐中的梅子擲向自己心儀之人。《周禮·地宮·媒氏》中有關于“仲春之會”的記述:“仲春三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也就是在三月,青年男女只要心意相投,可以自由結合。在活動中,這個女子就用拋梅子的方式想盡快解決自己的婚姻問題。過去是有這個風俗的,西晉美男潘岳出門,大媽少婦姑娘們都像瘋了一樣,呼喊著他的名字,激動地熱淚盈眶,對著潘岳“擲果盈車”。而這首詩中的女子,也是如此。她一邊朝男子扔著水果,一邊念念有詞:梅子還有七成,追求我的小伙子,不要誤了良辰;梅子還有三成,追求我的小伙子,今天就正好;我把筐里梅子全倒給你,追求我的小伙子,趕快開口說話呀。這種理解也說得通。
從內(nèi)容來看,女子心情很急切!但再急切也得遇到合適的人啊,一個姑娘家,看到男人就趕快投擲梅子,還說是追求自己的小伙子趕快表白啊,可現(xiàn)實明明是你在上桿子追人家嘛。所以,“拋”字還是有不太合理的地方,我還是覺得“摽”理解為“墜落”更好:一個女子站在院中,樹上的梅子一個個熟透掉落,姑娘看著樹上的梅子由七成到三成,越來越少,最后連筐子都盛滿了,姑娘的心情也越發(fā)著急,她一開始還希望求男子良辰求親,后來想今天就是好日子,到最后,幾乎是喊出來了:追求我的小伙子,快點說“嫁給我”吧,我都等不及了!
如此,整首詩的風格也有不小的改變,言辭之間滿溢迫切,字里行間更具濃郁的抒情色彩。姑娘睹物及己,由梅子掉落這一自然現(xiàn)象感受到時間的流逝,聯(lián)想到自己一天大一天而終身還未確定,由此產(chǎn)生的迫切之感,這樣更符合一個未嫁女子的矜持和急切。
讀完詩,第一感覺,這個女子在恨嫁:那些想追求我的人,趕快來吧,現(xiàn)在最好,要不就來不及了。
這女子到底是怎么回事,這么急頭巴腦地想把自己趕緊處理掉?那架勢似乎是來者不拒,只要有人求婚,就立刻跟人走。我說,你至少也得看看人長得全乎不全乎,打聽打聽處事靠譜不靠譜,哪能急的火燒眉毛似的?姑娘說了,你看看樹上的梅子,天天往下掉啊,馬上就要掉光了!時間不留梅,更不留人啊!
怎么不是呢?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哪一個全盛紅顏子,到頭來不是白頭翁媼?更何況青春易逝,花容易老,美麗的保質(zhì)期何其短暫!姑娘已是妙齡待嫁,年少青春如梅子撲通撲通掉落般滾動奔跑,你讓她不著急,可能嗎?流光容易把人拋啊。
讀文章的姑娘,如果你還沒有戀人,也不必著急,因為你不是生活在古代春秋時期。那個時候的姑娘,長大后只有嫁人這一條路可走。你說你這輩子不嫁人,連你親爹都不同意,更別說親哥了。所以那個時代的每一個姑娘,都要在合適的年齡趕緊找個人嫁出去,否則,時間如水流不停,一旦年齡超限,顏值打折,結局只會更加難堪甚至悲慘。
而今天的女人們就不一樣了。和古人比起來,經(jīng)濟的獨立給了現(xiàn)代女人更多的選擇空間,可以嫁,可以不嫁,早嫁晚嫁都可以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婚姻也只是她們生命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除此之外,事業(yè)、工作、學習、興趣愛好等都可以讓女人們活得光芒四射,她們已不再依賴婚姻,依賴男人。但所有這一切的前提是:經(jīng)濟的獨立,你得有能力養(yǎng)活自己。為了這個目標,姑娘們更得記住:流光容易把人拋!我們照樣需要像詩中的女子那樣,強烈地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對時間要有驚懼感、緊迫感,從而告誡自己珍惜青春、珍惜生命,活好當下。不要等葉黃華衰,雙鬢斑白,才發(fā)現(xiàn)自己虛擲時光無學無術,亦悔之晚矣。
時代給了女人更多的選擇空間,也給女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zhàn)。舊時代的女主內(nèi)思想,新時代的男女同工要求,使得女人在家庭中甚至可能會承擔多于男人的生活重擔。所以,多少的女人一個不小心就生生活成了男人,日日和工作、家務、孩子糾纏死磕,真正屬于自己的時光能有多少呢?流光容易把人拋啊,趁青春正好,趁太陽正晴,不辜負生命的美好和珍貴,做自己喜歡的有價值的事情,讓自己的生命也因這點價值而如星光般閃爍,而不至于因流光飛逝而迅速湮滅于無際的時空。
《摽有梅》,告訴我們:流光容易把人拋!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