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壽文
這是心靈自由和好報30天寫作群的第十四篇作業。
有些書友以為我是立品圖書的編輯,實際上我不是,也不曾在立品圖書工作過。只是曾經在2008年7月9日至2010年1月27日在立品圖書會所主持了三十四期超個人心理學讀書會,也幫忙做了幾本書的審校而已。我一直在推薦立品出版的圖書,是因為我真心覺得立品的出版物有許多經典圖書,而且我知道許多書籍是胡因夢力主引進的。我和因夢老師一樣,都非常喜愛超個人心理學,認為這個學科是目前以來,對人性的理解是最完整的且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一直在演化。作為一個日天蝎月寶瓶升獅子北處女的人,正在學習用獅子的有趣表達天蝎的深刻,以處女的細致服務體現寶瓶的分享精神。
自從2013年4月創辦【心靈自由】微信公眾賬號以來,一直有書友會在微信上詢問有什么書籍可以推薦。由于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我曾經為《財經》雜志的增刊《金融實務》寫過“內在工作”專欄,故一般讓諸位書友去讀那些推薦文字,再決定是否購讀推薦書籍。
近來又有不少書友要求推薦,為了避免一再重復,集結了首批七篇文章推薦七本書給諸位。
個人喜愛,僅供參考。具體書籍介紹等下篇吧。
至于為何定名為“內在工作者的七本入門書”,是由于我覺得“閱讀·實修·轉化三部曲”中,無論精讀多少本書,都只能算是入門而已,作為一名內在工作者,閱讀是起步,實修是關鍵,轉化是目的。
內在工作(inner work)是一種內在探索,它能幫我們識出苦的事實以及造成苦的原因,并且能幫助一個人回歸到自己的本質,消解那些不必要的痛苦。真正從事內在工作的人都知道,探索內心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只有少數人愿意踏上回歸本體之道。事實上內在工作并沒有那么困難,它顯得那么困難,主要是因為我們不具足某種特定的語言、知識——可稱之為內在知識。
就本質上的發展而言,大部分的人都活在一種幼兒階段,現代教育的知識學問之中,并不包含對成人及其運作方式的了解。關于如何長大,我們并沒有正確的引領,因為社會的存在只是要滿足人的基本保障和需求。我們會發現自己早已認同了內在的匱乏感,因此會用粗重或精微的面向來滿足那些原始需求。其中一個模式就是利用靈性體悟來勝過他人。但我們的靈性潛能并不是用來滿足個人需求的,譬如想要獲得贊同、賞識、愛、接納、安全感、權力,甚至快樂。人類靈魂的精微次元乃是要用來轉化人格,以便脫離幼稚的模式。這些精微面向不該形成狹隘的成就感,或是形成一種過度良好的自我感。
內在工作是要支持我們發展為真正的人。在這里學到的一切經驗,都會帶來滋養、幫助我們長大成人。這些經驗會帶來改變,并示現成價值觀和生命法則的轉變。這種轉變會影響余生,也會更明顯地影響我們和他人互動的方式。
活出真我意味著心中不趨樂、不避苦,不企圖得到別人的贊同,也不想獲得別人的贊賞。同時你也不去批判別人、打擊別人,或是向外追求名望及權力。你只是很真實自然地活著,并且尊重和體恤他人。你的愛心是沒有企圖的,也不是刻意造出來的。生為一個成熟的人,愛心、慷慨、體恤、恭敬有禮、行為舉止細膩、態度成熟,就是你的第二天性。
重點在于必須下功夫覺察自己和他人的互動方式,尤其是尊重自己和別人,誠懇地展現自己,學習維持自己的完整性和尊嚴。這意味著不抱怨,而且不論自己的感受是什么,都能尊重和體貼別人,即使快要死了,仍然能尊重自己和他人。因為你是誰,比你將要死亡更為重要,也可能比失業或失去情人更重要。
2016年12月14日,周三,十一月十六,海南君瀾度假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