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本文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 ? ? ? ? ? ? ? ? ? ? ? ? ? ———莎士比亞
1.
周海兵的家住在江苑小區,小區里有一個天臺花園,據說當年建成后成為了市區最大的天臺花園,它呈“工”字形,共有二百多住戶。左邊的三幢樓和右邊的三幢樓之間共有三個大大的鐵棚,中間的鐵棚是樓下商鋪的制冷設備。前后兩個鐵棚是供樓下商鋪遮風擋雨用的。除了鐵棚占用的位置外,其它地方都種滿了花花草草。
七號樓前面有棵四層樓高的異木棉樹,九號樓前有一棵兩層樓高的白玉蘭樹;此外還有些不知名的大樹。也有很多住戶在年后將過年買的年桔和花草,種在自家門前的地上,把整個天臺花園裝扮得賞心悅目、生機勃勃的。
爸爸媽媽要上班,剛上一年級的周海兵平時周末就與小伙伴們在天臺的花園里捉迷藏,追逐打鬧。學校放假了,天臺花園更成為了他們快樂的天堂。
假期的第一天早上,天空下起了毛毛細雨,周海兵就沒有到花園里玩。午飯后,周海兵看到樓下的地面都干透了,就按耐不住下了樓,沒多久,越來越多的孩子下樓了。這時江小龍提議去中間的鐵棚邊上玩,因為他昨天晚上與媽媽從超市回來路過那里時,無意中發現那里有很多顏色漂亮的東西。他的提議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支持,他們雄糾糾、氣昂昂地來到了鐵棚處。
原來是沒有被雨淋濕的五顏六色的折紙,大概是哪個冒失的家伙昨晚不小心弄丟在這里的,江小龍心想。于是,他就撿起了一張,并折疊成了紙飛機,周海兵與其他小伙伴們學著他的樣子,也把折紙疊成飛機,看誰紙飛機飛得高。
正當他們玩得興高采烈的時候,周海兵的鄰居曉月妹妹,拿著一個汽球飛快地向他跑來,“哥哥,哥哥,我的汽球漂亮嗎?”話還沒說完,汽球就被一陣風刮到了鐵棚邊上的一棵樹上了。
周海兵待曉月如親妹妹一般,自然得為她取下汽球了。還好,汽球只是掛在了樹枝上。從小在鄉下長大的周海兵輕松地爬上了樹,把汽球取了下來,還給了曉月,曉月高高興興地找別的孩子玩去了。
在周海兵爬樹時,張子軒就在樹底下東張西望著,因為他記起了去年放寒假前幾天,有老奶奶在樹下用竹竿打過青棗。現在剛放寒假,樹上就應該還有青棗。望得脖子都歪了,終于看到了樹頂上有幾個大大的青棗。
張子軒大聲地喊叫:“你們快來看,樹上還有大大的果子。”
周海兵抬頭看了看,驚奇地問:“這是什么果子?”
張子軒吞咽了一下口水說:“是青棗啊,我去年還吃過,奶奶說青棗有‘日食三棗,長生不老’的說法,是因為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B、胡蘿卜素、鈣和磷。我還以為全被摘了下來,原來還有,我們有口福了!”
周海兵奇怪地說:“怎么這個青棗這么小,我在超市見到的青棗可大了!”
張子軒說:“這個問題,我問過我媽媽,媽媽說因為這里是天臺花園,不可以施有機肥,所以果子長不大啊!”
周海兵望著這棵與鐵棚透明頂一樣高的棗樹,高興地說:“原來是這樣!我還沒嘗過這么小的青棗,我身手好,我爬上去摘,也好嘗嘗它的味道。”
于是,周海兵一蹦,就跳上了青棗樹上的第一個大枝丫,看見深綠色的樹葉有點圓又有點長,葉子邊緣是圓齒狀鋸齒,周海兵小心翼翼地爬上了第二個枝丫,小伙伴們都為他鼓起掌來。
周海兵慢慢地站直了身子,右手拉著一根較粗的枝,左手伸出去摘那果子。于是,周海兵輕易地摘到了第一個果子,他連忙將青棗在衣服上擦了擦,就馬上放進了嘴里。噢,青青甜甜的味道。自己還要多摘幾個給其他小伙伴們也嘗嘗才行。
于是,他把那樹枝上的果子都摘了下來,扔給了下面的小伙伴,他聽到了一陣歡呼聲。
周海兵決定再摘幾個,抬頭望見在夕陽的余暉下,有一個又大圓的青棗在閃著耀眼的光芒。這一定是這樹最甜的一個青棗,我要把它摘下來。
于是,周海兵往前挪了兩步,就在他伸出左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他腳底一滑,“撲通”一聲,他就掉到了地上。還好,不是水泥地,只是他感覺撐著地的右手有點不一樣,突然一陣疼痛傳來,痛得他哇哇地哭了起來,旁邊的小伙們手足無措地呆立著。
突然,張子軒飛快地往家里跑去,不一會,張子軒就領著他的奶奶過來了。
張奶奶來到了周海兵的身邊,摸了摸他的頭,柔聲地說:“小朋友,不用害怕,估計你的手是脫臼了。你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是多少?我讓爸爸帶你去醫院。”
周海兵用哽咽的聲音說出了電話號碼。奶奶按著號碼拔了電話,結果電話卻響起了嘟嘟的聲音。
奶奶于是讓張子軒去樓下找保安叔叔。五分鐘后,保安叔叔來了,馬上抱著周海兵去了最近的醫院。
2.
周海兵媽媽后來回拔了張奶奶的電話,知道情況后就馬上趕了回來。到家時,看見坐在客廳的周海兵右手已被纏上白色的紗布,手肘下托著一塊板,脖子上吊了根紗帶。
劉麗芳憐愛地撫摸著兒子的頭,心疼地問:“兒子,還疼不疼?”
周海兵眼眶里的淚水直打轉,哽咽著說:“媽媽,我不疼!對不起,給爸爸媽媽添麻煩了。”
劉麗芳小聲抽泣:“兵兵,是媽媽不好,媽媽應該帶你回學校加班的。”
周海兵用小手擦了擦媽媽臉上的淚痕,輕輕地說:“媽媽,不怨你,都是我的錯,我不應該爬樹的。我以后再也不爬樹了!”
劉麗芳說:“兒子,以后不能隨便爬樹了,雖然這是一個意外,但畢竟也受傷了。當然,手腕脫臼也不是大問題,你還小,恢復得快,只要你這個月里在家安心地養傷,很快就好了。媽媽過兩天就可放假了,到時把弟弟和爺爺奶奶接回來,我們一家人好好地過個春節。”
周海兵開心地蹦了起來,大聲地喊:“耶,我很快就可以見到爺爺奶奶和弟弟了。我最喜歡奶奶給我講睡前故事了!”
劉麗芳若有所思地說:“半年過去了,弟弟也應該長高長胖了吧?”
周海兵搖了搖媽媽的肩膀說:“我猜弟弟一定長成了小胖子!”
劉麗芳點著周海兵的鼻子說:“你怎么知道?”
周海兵笑著說:“因為爺爺奶奶非常寵愛弟弟啊!”
劉麗芳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周海兵就說:“媽媽,我肚子餓了。”
于是,劉麗芳去廚房做飯了。周海兵進了房間,隨手拿起桌面上的《第二課堂》,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不一會兒,周海兵就覺得很餓,出來客廳看到時已是七時,原來已過了飯點,于是就喊:“媽媽,媽媽,飯做好了嗎?我真的很餓了!”
劉麗芳大聲地應到:“兵兵再等一下,媽媽馬上就炒菜。”于是,趕緊把洗好的菜,準備上鍋炒。
周海兵吃完飯了,爸爸還沒有回來。周海兵就邊看書看等爸爸,因為他要向爸爸道歉。
直到九點多了,爸爸才拖著一身疲憊到家,聽到響動,周海兵馬上從房間里跑了出來。“爸爸,爸爸,你辛苦了!你吃飯了嗎?”周海兵用左手拉著爸爸的大手。
“爸爸下午去鄉下維護電纜,所以沒有及時接到張奶奶的電話。兒子,手還疼嗎?”爸爸拉著周海兵到沙發上坐著。
“爸爸,我的手早就不疼了!對不起,爸爸,我給你添麻煩了!”
“爸爸今天辛苦了!先去沖涼吧!兒子也趕緊去睡覺吧!”媽媽出來喊道。
躺在床上的周海兵暗暗下了決心,這個假期一定在家安心養傷的同時,好好閱讀課外書。
周日,周光耀回鄉下把小兒子和老人家接了回來。
周一開始,劉麗芳也正式放假了,從此以后,每天早上都會一大早去市場把一天的菜早早地采購回來后,每天晚上都會做上一兩個周海兵愛吃的菜。
周海兵每天吃過早餐后,就自覺地回到房間學習。按照老師的要求,每天大聲朗讀二十分鐘,閱讀課外書兩小時。由于受傷的是右手腕,所以暫時還不能寫字,于是,他決定把所有的時間都翻倍。
有時候,看書看得入迷,居然一天就可以看完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的其中一本。因為馬小跳在奶奶家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暑假,他不但幫胖猴子減肥,還用“殺雞給猴看”的妙計,嚇退了到處搗亂的壞猴子。
就這樣,當周海兵把馬小跳系列的故事都看完的時候,他的右手腕已能活動自如了。
終于可以寫字了,周海兵決定不再看課外書,而是要趕時間把寒假作業,因為還有三天就要開學了。他可不想被老師點名批評。
3.
時間飛逝,轉眼又放寒假了,在梓崗中學念初三的周海兵回到了天臺花園,路過九號樓時,看到白玉蘭樹的葉子已差不多全部掉光了。再往前走,看到西北風越過鐵棚頂呼呼地吹著青棗樹的樹枝來回搖擺,自己喜歡并愛上閱讀課外書,這青棗樹的功勞可大著,周海兵感激地朝它一笑。
晚上,月明星稀,輕風撫摸著大地,周圍萬籟寂靜,一切是那么平靜,那么安適,那么祥和。月亮灑下它柔和的光芒,輕輕地鋪在周海兵的窗臺。他睜大著明亮的雙眼,望著那一閃一閃的星星,漫長的一天即將過去,他決定在這最后的時刻去尋找一天中最后的快樂。
一年級寒假時就愛上閱讀的周海兵,此時從書桌上拿出《最美的文字》,翻到《一個永恒的范仲淹》,看到“范仲淹從小喪父,家境貧寒。他發憤讀書,早起煮一小盆粥,粥涼后劃為四塊,這就是他一天的飯食。”
天啊!范公在那么困苦的境地仍然堅持發憤讀書,自己現在條件這么好,怎么能不認真學習呢?周海兵心想。
“以后他科舉得官,授龍圖閣大學士,為政清廉,且力圖革新。”范公有如此抱負,那自己將來要從事什么樣的職業,才能施展出自己的才華呢?
“后來,西夏頻頻入侵,朝中無軍事人才,他就以文官身份統兵戌邊,大敗敵寇。西夏人驚呼‘他胸中自有雄兵百萬’,邊民尊稱為‘龍圖老子’。連皇帝都按著地圖說‘有仲淹在,朕就不愁了。’范公真是文武雙全。
看到這,周海兵決定應該文理兼顧,不能只把文科學好,還要把理科學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啊。要想服務社會,那自己還要好好學習才對,畢竟現在才初三,對,從明天開始,就重點學習物理的知識,將錯題列出來,然后花時間重新做一遍,確保以后再也不會做錯。只有這樣,才能慢慢地一點一滴地把落后的分數拉上去。
不知不覺間,月亮已經爬上了高空。在柔和的燈光下,周海兵的心是無比的明亮。因為在他心里,每天睡覺前的閱讀時間,閱讀就好像一次次與無數顆心的碰撞后,再擦出知識與思想的火花;閱讀又好像是與無數個“精靈”在共舞,他們一起舞出一片絢爛的天空。
閱讀真快樂!閱讀到好書更讓人快樂!為了這種快樂的延續,在寒假的每一個日日夜夜里,哪怕是“三更燈火”,周海兵依然無怨無悔,他常常會在無數本書中度過一天又一天。
周海兵徜徉在書本的同時,也會寫下心得體會。準備開學時,他翻開了他的筆記本,看到了之前摘抄的一個故事:
一個人背著行囊在路上匆忙地行走,忽然行囊的繩子斷了,他背著的沙鍋滾落到地上,碎了,而他卻徑直地向前走去·······
路人看見了,沖他喊著:“喂,你的沙鍋碎了!”
“碎了又怎樣?”
“難道你不傷心嗎?”
“我傷心之后,那摔碎的沙鍋還能復原嗎?”
“當然不能!”
“所以我要繼續趕路了。”路人好像悟出了什么道理,看在著行人漸漸遠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看著這一段話,周海兵陷入了沉思。是啊,在生活中,許多人都曾為“摔破的沙鍋”流下自己寶貴的淚水。就像七歲的弟弟周海暉一樣,記得有一天,與他一起玩起了“我說你猜”的成語游戲,前九次自己提的成語,海暉都猜對了,只是在最后一次猜錯了,就給他打了九十分。弟弟就非常生氣,把桌面上的一支筆狠狠地往地上一摔,然后地跑出哭著了我的房間。媽媽聽到腳步聲,連忙問:“什么回事?”“哥哥不讓著我,只給我打了九十分!”“海暉不生氣了,你也很棒了,也很有志氣!”
周海兵此時在想:真正有志氣的人是不會為了自己已經犯下的錯誤,或者是遭受到的挫折而流淚的,他應該朝著下一個目標去努力,去奮斗,直至取得成功。當然,弟弟還小,還不懂得如何正確地應對生活中突如其來的打擊和困境吧!等他大一點,再告訴他這些道理的。
其實自己小時候也是這樣啊!自己會為某一次因做題粗心而被老師批評,某一次考試失利,某一次與同學耍起的小性子,甚至某一次與爸爸爭吵······這些都有可能成為我們人生旅途中那“摔破的沙鍋”。
因此,面對種種挫折,不應該在原地流下悔恨傷心的淚水,而是應該從容又理智地走向更高的目標。必須學會在失敗后堅強地站立,而不是柔弱地哭泣;必須學會在風雨中挺直腰桿,而不是向困難低頭!
4.
梓崗中學校道上,那剛剛吐青的柳枝,也隨著微風婆娑起舞,輕輕地從學子們的眉上拂過,好像在炫耀著春姑娘對它的喜愛和呵護。
人工湖里的湖水波光粼粼,不時地泛起一層層微微的漣漪。青的草,綠的葉,五顏六色的花,還有那活潑可愛的小鳥,都清晰地倒映在湖水中,構成了一幅精妙的春景圖。
周海兵望停下了腳步,靜靜地欣賞著這著這一切,感覺滿血復活了。新學期,也是中考沖刺的的學期,必須全力以赴血戰中考!
二月底,進行了第一次模擬考試,周海兵如愿地考了618分。
一天下午陽光和煦,穿著久未派上用場的旗袍,劉麗芳有點不自信地走進了梓崗中學的操場,遠遠就望見主席臺的上方掛著一條橫幅:梓崗中學百日誓師大師大會。喇叭聲、學子們的歡呼聲、家長們的議論聲交織在一起,操場頓時沸騰了起來。
兩點三十分,激昂的音樂在學子和家長的耳畔奏響,全場一片肅靜。先是由主持人致開幕詞,接著主任、學生代表和老師代表輪番上臺發言,最后由張校長總結發言,并帶領學子們宣讀誓詞。
周海兵在誓師大聲喊出自己的名字后,他激動地拉著媽媽的手說:“在這一百天里,我會拿出百倍的精力去迎戰中考。現在最寶貴的莫過于時間,因為每一分每一秒都關乎著自己的未來,我一定要分秒必爭!”
劉麗芳望著兒子,看到了他眼里迸發出的光和希望,滿意地離開了校園。
晚上,躺在床上的周海兵,耳邊突然想起了五班班主任下午的發言:“同學們,你們將近九年的寒窗苦讀,你們踏過坎坷書山,渡過茫茫學海,終于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轉折點。如今,距離中考只剩下一百天了,希望你們在最后的征程里,學會沉著冷靜應對,繼續以平常心對待學習和生活。我相信,只要大家花時間,好好探索那許許多多的規律;好好總結那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好好琢磨那些不懂的問題;好好掌握那些還沒有掌握好的知識點,這一百天就是我們的決勝點。”
周海兵相信,只要按照這個老師的要求去做,他就不會辜負時間的!
三月底的第二次模擬考試,看著桌面的成績單:語文102,數學115,英語103,物理91,化學96,政治87,周海兵的心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心里像被灌了鉛似的,心情異常沉重難過,心里想著如何向爸爸媽媽說明。
周末回到家中,周海兵主動地告訴爸爸媽媽只考了594分,媽媽卻看出了他的難過,拍拍他的肩膀對他說:“海兵,一次考差了并不代表什么。江老師也說了這是四校聯考,試卷難度非常大,你能考到這樣的成績真的非常不錯了!”
媽媽,你真好!周海兵心里想,于是眉頭終于不皺了,心里也一陣歡喜,是啊,一次考試成績代表不了什么,考好考不好,都已經過去了,沒有必要再在上面浪費時間,總結一下這次考試出錯的地方在哪里,又應該如何避免下次不再犯類似的錯誤?
周海兵回到房間,拿出了最薄弱的英語試卷,開始將錯題一道道地列在錯題本上,接著重新在本上寫出正確的答案,并將語法的知識點寫在旁邊。語法是周海兵最頭疼的,他覺得死記硬背語法的知識點,是一點用處都沒有后,他就嘗試用當年劉老師教他學習語文的好方法之一,就是大聲朗讀英文單詞、句子和課文。
從小學四年級起,他就是用這種方法,每次考試都幾乎是滿分的。但是,上初中后,由于掌握的單詞不夠多,加上句子里的定語從句、賓語從句或是狀語從句等讓人疑惑,作文也只能拿到12分,所以他的成績只能徘徊在一百零幾分。
最后,周海兵調整了復習計劃,在英語語法的問題上,他多花了點時間把所有的語法點都整理在筆記本上,每天復習一兩個知識點。
針對英語作文,他決定再提高一點,每天都會細讀并背誦一兩篇滿分的作文,然后分析好在哪里,哪些方面值得用心學習。每天還在筆記上總結出寫作高分詞匯及句型,一點一點地積累寫作素材。
教英語的張老師經常提醒他們寫作文,必須抓住題目要求,審清題意,還要圍繞要點運用多種語法結構、豐富的詞匯,所以周海兵認為只有用詞準確了,句子通順了,行文連貫了,作文的分數才能有13-15分。
此外,周海兵還多放了點時間在歷史和政治這兩科,因為有很有知識點還是需要記住的。
時間就在周海兵每天忙碌的復習中悄悄地過去,周海兵迎來了三模的考試。在試場上,周海兵下筆如有神助,每一科都能輕松作答。
三天后,成績出來了,比二模高了整整一百分。
宿舍燈熄了,躺在床上的周海兵有點小激動,還睡不著。在心里默默地反思了這次考試的不足之處,突然,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能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得益于一年級時劉老師對他的關愛,他想起了那時與劉老師之間的對話,以及后來因閱讀改變學習的點點滴滴。
5.
一個周四的下午,突然下起了大雨,體育課上不了,劉老師知道體育老師會打開動畫片讓孩子們觀看。
于是,劉老師去了教室,喊了周海兵跟她回辦公室。
劉老師和顏悅色地問:“海兵,來學校快一個月了,你習慣了嗎?”
周海兵小聲地回答:“劉老師,我習慣了,只是我與同學—說話就會緊張,您說我該怎么辦?”
劉老師溫柔地說:“能說說你都緊張什么嗎?或者說擔心、害怕什么?”
周海兵斷斷續續地說:“·······我,我覺得害怕,別人說我笨。”
“那你覺得自己笨嗎?”劉老師微笑著問。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很多方面都不如別人。”
“比如說?·······”
“比如說溜溜球,我沒玩過,同學們都笑話我。”
“沒玩過的東西,只要學了,就會的。”
“可我家里沒有多余的零花錢買。”周海兵垂頭喪氣地說。
“沒關系,那就不玩溜溜球,只要你認真學習,成績好了,同學們就不會笑話你了!”
“謝謝劉老師,我會認真學習的!”周海兵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
因為周海兵從兩歲起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在農村了,直到七歲了,才被爸爸媽媽接回城里,準備上一年級。回到城里的周海兵講的普通話里帶有濃郁的方言音,所以經常被同學們笑話,因此周海兵覺得自己是從鄉下來的,特別自卑。
從此以后,劉老師鼓勵的話語常常浮現在周海兵的腦海里。周海兵按照劉老師的要求,做到課前預習,上課時專心聽講,課后又認真復習的方法,他的成績開始有了進步。
到期中考試的時候,周海兵擺脫了倒數第二的咒語,學習成績排到了中等水平。因為學習成績有了進步,周海兵開始慢慢地有了自信。每次看到劉老師鼓勵的眼神,周海兵就精神為之一振,就這樣,到了第一學期結束的時候,周海兵的成績進入了班級的第十名,在散學典禮快結束時,劉老師給他豎起了大姆指。
就是從那時起,周海兵開始認真學習,并在寒假右手受傷時,深刻體驗到閱讀的快樂的,從那時起,周海兵開始有了一個夢想,就是要讀好多好多的書,做一個有學問的人。周海兵在小學三年級時,已明白閱讀能使人懂得做人的道理,也可以學習偉大的人的思想,甚至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他看得更遠。
從那時起,小伙伴們在天臺花園追逐打鬧時,周海兵在房間里安靜地捧著一本課外書在看著;爸爸媽媽過節過年去探訪親朋好友時,他會隨身帶著一本有趣的課外書,方便自己隨時閱讀。
隨著年齡的增長,周海兵的書是越看越多,越覺得自己知識的貧乏,于是,他就花更多的時間,如饑似渴地讀著。
六年級的一個周末,周海兵看到羅素在《我為什么而活著》中說:“二種單純然而極其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那就是對于愛情的渴望,對于知識的追求,以及對于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當看到這段話時,更堅定了周海兵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
他不但喜歡孜孜不倦地研讀著史記,夜以繼日地吟誦唐詩宋詞,而且還喜歡讀些大家都看似無用的雜書。
周海兵喜歡這種疊加的快樂閱讀,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有積淀,最后自己才能變得有底蘊。畢竟如果沒有平時的細心琢磨,沒有長期的積淀,哪來的厚積薄發?
當然,周海兵是在課余時間看書的,他清楚楚地知道課堂的四十分鐘是非常寶貴的,只有在課堂上掌握了老師講的知識要點,自己課后再認真復習了,就基本記在腦里了。
周海兵的好朋友一直都是書籍,如今只剩下兩個月時間了,周海兵決定放下所有的課外書,除了《心橋》,因為這是一本送給當代中學生的81把金鑰匙,是一劑調整枯燥學習生活的良藥。畢竟健康才是人生的第一財富,而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中學生,才能讓自己的心靈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中,才能生活在健康的環境里,最后才能快樂、幸福地成長。
6.
周海兵在緊張的復習中迎來了中考,中考的第一天早上,周海兵迎著剛剛灑滿大地的陽光,在樹上一群可愛的小燕子動聽的歌聲中,大踏步走進了考場。
中考結束的這一天下午,媽媽在校門口張開雙臂等待接他的那一刻,看到他自信滿滿的樣子,就知道兒子發揮得極好!從小到大,兒子都沒讓她操過什么心,因為他太愛學習了,已經是癡迷的狀態。每次都要提醒他要注意用眼,別傷到眼。
記得在他五年級的時候,一次由于用眼過度,眼睛又紅又腫,好幾天都不好,就帶他去看醫生,醫生開了藥,并建議配上一副眼鏡。
讓她慶幸的是,戴上眼鏡的海兵,開始意識到眼睛的重要性,學會了在假期看書用鬧鐘每隔一個小時定時響一次,提醒自己站起來活動活動一下身子,并對著桌面上的文竹凝視一段時間。用這樣的辦法,周海兵后來眼鏡的度數沒有增高,一直保留在五百度左右。
中考結束后,周海兵沒有像其他考生一樣,徹底地放飛自己,而是繼續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半個月時間,他就重溫了《紅樓夢》一遍,因為在悠悠歷史長河中,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古典文學輝煌燦爛,而《紅樓夢》代表著中國古典文學的最高成就。
周海兵六年級讀的時候,只知道這是一部以賈、史、王、薜四大家族為背景,以圍繞賈寶玉的人生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斗爭為情節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為主要內容。通過對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繼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的種種黑暗和腐朽。
而周海兵認為自己那時少年不識愁滋味,只是喜歡史湘云這樣討巧的角色,因為她總是那么天真爛漫、自由隨性;總是笑語盈盈,好似無憂無慮。
這次重溫,讓周海兵最佩服的人是晴雯,晴雯是那么的勇敢和正直,她不但敢在寶玉面前挖苦襲人,說他們不知男女有別關系不清不楚。她還愛管不平之事,因看不慣老媽子欺負芳官而對其呵斥。她甚至在生病時,不怕熬夜傷身仍給寶玉補裘子。其實,海兵更喜歡的是晴雯那種率性而為的性格,因為她半夜醒來,可以披單衣出去賞雪;或者是以隨意自在的裝束去見王夫人。
除此之外,周海兵對此書的細節描寫和情節的巧妙設計是非常崇拜的。對于那些場面描寫、動作和神態描寫,是一看再看,細細品味其中的技巧,希望自己也能夠學會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再用生動細致的描繪,把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
周海兵希望自己作為一個寫作愛好者,為充分體現文章的中心思想,也要學會能夠合理利用材料,打破常規思維模式,適當地變通。如果以后也能像曹公那樣,該多好啊!只有采用抑揚式的構思,才能讓文章跌宕多姿,才有感染力;采用對話式的構思,就可以寫出對話時的語氣、節奏和說話人的情態;采用標題式的構思,不但可以讓文章的主體內容與小標題是一致的,還可以起到懸念迭起或層層遞進的效果。
就在周海兵沉浸在書中的情節時,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可以查閱中考分數的這一天,周海兵鎮定自若地輸入了自己的名字和考號,語文122,數學125,英語118,物理98,化學97,政治98,體育60,總分718,區排名18,市排名26。
與預料中的成績相差無幾,周海兵沒有激動,只是開心地笑了笑,露出了兩個可愛的虎牙。
聽到分數后,媽媽激動得抱住了爸爸,喃喃地說:“海兵真棒,海兵真厲害,我們到時可以去市重點中學參觀了!”
爸爸拍了拍大兒子的肩膀,大聲地說:“海兵,你是我們家的希望!希望你將來高考可以考到滿意的學府!”
海暉在一旁蹦蹦跳跳,開心地嚷嚷:“耶,我哥就是學霸!我也好驕傲,因為我是學霸的弟弟!”
媽媽擦了擦眼角流出幸福的淚水,轉向海兵問道:“海兵,今晚想吃什么?我現在就去買!”
爸爸樂呵呵地說:“還買什么?今天是我們家的大喜事,海兵是我們家的大功臣,今晚就去國際酒店慶祝!”
周海兵知道爸爸一高興,就喜歡帶著他們一起去吃好吃的,謝謝了爸爸后,就轉身回房了。
回到房間的周海兵,陷入了沉思:中考只是人生經歷的第一關,更嚴峻的考驗是三年后的高考,自己仍需把學習放在首位,畢竟高考是一場硬仗,課程難度的加大,學習的壓力也會加大很多的,自己必須趁著暑假的時間,閱讀更多的課外書,吸取更多的養分,把自己充盈起來。
因為,書籍是知識的寶庫,讓人開闊視野,豐富人的生活;書籍是人類的階梯,幫助人不斷提高文學素養,不斷進步;書籍是快樂的源泉,帶給幸福和滿足。
在周海兵看來,擁有了書籍,就擁有了整個世界;擁有了書籍,就擁有了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