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講醫學探微,探源。
原文:“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知其原。
? ?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閔閔之當,孰者為良。
? ?恍惚之數,生于毫厘,毫厘之數,起于度量,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黃帝曰:善哉,余聞精光之道,大圣之業,而宣明大道,非齋戒擇吉日不敢受也。黃帝乃擇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傳保焉。”
醫學道理,至高無上,至真至微的道理,非常微妙高尚,變化無窮,生理病理很復雜,不斷變化,受內外因素影響,至道在微,變化無窮,誰能掌握它的根源,最本源的東西呢?這實在太難了,消者說是說有學問的人,瞿瞿是很勤勉的樣子,深入研究醫學理論,誰能掌握它的要領呢?閔閔是深遠的,深遠的這些理論,當,就是正確的東西,那個是最好的?要不斷發展。恍恍惚惚這個數,似有似無之數,微妙,微小狀態下,產生了毫厘,就可以度量了,毫厘積累起來,在擴大就可度量了,很明顯了,再把它千之萬之,就越來越大了,從微小之數,逐漸推,產生形體了。黃帝曰:好啊,太了不起了,我聽到這些醫學理論是金光大道,這是大圣之業,經先生這一講,把醫學大的道理已經宣明了,對這樣重要的理論,非齋戒擇吉日,不敢受之,要沐浴,要齋戒,要清心,心里要清凈,要誠懇,虔誠,要選吉日良辰,才敢接受您這樣高深的理論,于是皇帝選良辰,接受這一理論藏于靈蘭之室,流傳下去。
理論闡釋:醫學是可知的,奧妙隱微變化無窮,但要知其要,知其源,要不斷深入研究。2、從數出發,進行醫學研究,如脈搏的至數,一呼一吸脈五至的問題,經脈的尺寸長短,一呼一吸氣行幾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