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里有外婆家的古樟樹,更有自家門前彎彎的小河和綠油油的田野。五彩斑斕的童年,如雨后的彩虹,清新耀眼;如沐浴春風的百花,嬌艷可人;如鍵盤上叮叮當當的鋼琴曲,靈躍動聽。可惜,它只能成為我心里美好的回憶了。
讀小學了,家里兄妹多,要幫家里干點兒活了。每天放學一回家,就放下書包,挎著竹籃子,拿著一把鐮刀,向廣闊的田野飛奔而去。
這是我們勞動的地方,更是我們自由玩耍的開心樂園。當草籽花開的時候,一眼望去,就像一塊大大的綠絨毯鋪在田野上,上面繡滿了紫紅色的草籽花。那一大片一大片的,一簇簇的,真像畫家筆下的水粉畫。那嫩嫩的長長的綠莖和一朵朵鮮花,真叫人愛不釋手。我們常趁生產隊長不在旁時,在這鑲滿花的綠毯上玩老鷹抓小雞的游戲,在草地上打幾個滾,玩累了就躺在草籽地上,柔柔軟軟的草地比沙發還舒服啊!望著天上的白云飄飄,聽著歡聲笑語在空中久久回蕩,靜享這份美好……
玩歸玩,別忘了要扯上一籃子豬草回家。在茂盛的草籽花下,在田埂邊上,在水溝旁,悄悄地開著一朵朵小小的黃色的花,這開花的野菜名叫“禾嘎菜”。這是一種可炒來吃的野菜,它從不與別人爭艷,卻也裝點了這綠色的春天。一見這花,我們不由唱起一首童謠:“禾嘎菜,花愛愛;娘擔水,女洗菜;女要嫁,嫁鄰舍;鄰舍鄰,殺雞公……”一唱完這童謠,我就想,長大了要嫁鄰舍嗎?鄰居家有幾個小男孩,到底嫁給誰呢?哈哈!可愛嗎?“禾嘎菜”是我們最喜歡扯的豬草,一割就一朵,既漂亮又容易洗干凈。豬草扯滿一籃子了,伙伴們可以盡情地玩了。
開始做對一般小伙伴有吸引力的游戲了,叫“打坨幾”,就是在田里挖個小坑,每人在周圍放點草,其實是拿豬草做賭本,拿一塊鵝卵石,往坑里丟,誰丟進了誰就得那些草。只見排著一隊,輪流丟石頭,那個認真勁不好怎么形容啊!
其實,我多半不玩這個游戲,因為每次我扯豬草較慢,人家已滿滿一籃了,我還只有半籃,再說,我的眼水也不準,總是丟不進去,虧了更是舍不得。我一般扯完豬草就帶一本小人書去看,也有和我一起喜歡看的伙伴,蹲在長滿野花野草的田埂上,其樂融融。
我總覺得我家豬草籃子太大,總是扯不滿,不好怎么回去交差呢?有點懊惱。
嘿,有了!不要到河里洗草,一洗更少了,直接拿回家去!
夕陽慢慢往西沉,滿天的云彩真美啊!這個是孔雀開屏吧,那個像狗奔跑呢,旁邊有幾只小兔子哦。喲!變了,變了,我們必須回家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著走在前邊的影子,我轉動身子變換姿勢,要是我有這么長的身子怎么辦?好苗條啊!我一走動她也走,真好玩!
怎么回事?竹籃里的草變少了。快放下,從籃底往上翻松,翻不滿了,就小心翼翼地捧起面上的輕輕揚,嘿,又多點草了。可是,走幾步路就跌下去了,咋辦?
往草里放點竹條撐起來。有人說。
往草里放幾塊石頭。又有人說。
沒有用的,最終還是會被媽媽知道的,再說石頭太重,我提不起,莫把籃子提爛了更糟!我不贊同。
快到家門口了,快放下籃子,再松松豬草,馬馬虎虎差不多滿籃子樣,走路格外小心,生怕豬草又沉籃底呢!
回家怕媽媽罵,把草籃一放廚房就溜進臥房。快點,作業本呢?翻亂了擺放整齊的書包。媽媽進來一看,嗯,還不錯,在認真寫作業,沒扯滿豬草就算了。
綠色的田野是我們的樂園,那門前繞村流著清澈之水的小河更是所愛。河的對岸是小鎮。
河面上有一座浮橋,它由許多條小木船并攏來,上面用鐵鏈拴起來,再鋪上一層木板,人們就好從上面平穩走到河對岸去了。碰上漲大水,橋被沖走幾截,人們就用鐵索串住剩余的,中間留一截活動的讓人們渡河,來來往往的人們站在活動橋上齊心協力拔鐵索,從一端渡到那端。
在艷陽高照的夏季,特別是中午時,我最不喜歡爸爸叫我去鎮上買東西了。因為那時候,我們白天沒有涼鞋,只有一雙走起路來一搭一搭,不便我們奔跑的拖鞋穿,所以干脆打赤腳。
赤腳走在浮橋上,燒紅的鐵板似的木板燙得腳好疼哦!只有走在被驕陽照到欄桿所留下的陰影處,才感覺好點,總是連跑帶跳地逃離浮橋。
每當夏季到了,小伙伴們最愛去小河里游泳。到了傍晚,太陽不再辣了,陽光灑滿水面,波光粼粼,碰上晚霞滿天時,小河里真成詩人筆下的“半江瑟瑟半江紅”了。
浮橋的船頭成了孩子們的領地。瞧,一條條船頭站著一個個光著身子的男孩兒,“撲通”“撲通”一個猛子砸下水中,水面冒出一串串水花,不遠處又冒出一個個胖乎乎的笑臉,露出兩顆虎牙,隨手摸干臉上的水,掃上粘住眼晴的頭發。那得意勁兒別提了!
周圍馬上又游來一群同伴,嘻嘻哈哈打水仗了!濺起的水花灑了滿臉,繼續用力推水,看誰的力氣大?不能輸!
哈哈哈,你輸了!你才輸了!
要不我們比賽潛水吧!
好!話音未落,水面已不見了人影兒。
憋不住了!只見水面冒出了一個水人,又一個,哈哈哈!歡樂的笑聲在清澈的河面上蕩漾……
浮橋的下游有塊沙洲,水淺淺的,很好玩的地方。我們常在那兒撈魚,摸蝦和捉螃蟹。挽起褲腿,帶條毛巾,兩人一組,一手抓一只角,把毛巾沉底,等待小魚兒游過來,往上一掀,哈哈!兜住了不少小魚仔,把它們放進玻璃罐頭瓶里,敲一敲瓶子,魚兒在瓶里亂撞,好有趣啊!
要說摸蝦和捉螃蟹最容易了!不信嗎?看看!那淺水里露出一塊稍大點的石頭,別小瞧它,那里一定有許多蝦或蟹兒,走過去搬開石頭,見幾只透著青色的小米蝦游走了,想抓住已來不及了!別急,下次吸取教訓。腳踏水的聲音要輕點,悄悄走過去,從水里撈一把絲草,圍住石頭,再搬開石頭,哈哈!一只只米蝦無處藏身,正東撞西撞,收獲不小呢!
要是中午上學路上去了沙洲上捉蝦,下午放學的時候就有小紅蝦吃了。因為怕老師和家長罵,捉到的米蝦不敢帶去學校,也不敢送回家,就在河堤上掃干凈一塊地,把蝦曬干,只等放學再到這“秘密基地”上吃了,生蝦沒啥味道,不過味鮮,覺得是享受勝利果實。
走過河堤,要注意別碰到“蜥蜴”,我對這“變色龍”像見到蛇一般害怕,人們叫“狗毛蛇”。我問媽媽,它會咬人嗎?
會的,會咬死人的。媽媽說的好嚇人。
同學說,用石頭砸死“狗毛蛇”后,一定要吐口水在它身上,讓它溶掉,不然,它又會活過來。因此,見到這東西我一定繞路。
砸死“狗毛蛇”吐口水在它身上,不知它真的會溶掉么?童年的我一直在疑問,卻無膽去試。
幾十年過去了,家鄉已大變樣了,不見了廣闊的田野,多了許多房子和一條農民街,河堤壘得更高了,岸邊的稻田變為了沿河馬路,但那條河里的水依舊靜靜地向西流去……
現在,我在跟學生講有關話題時,特別是教寫《童年趣事》的作文時,那跳躍著的無比喜悅的童年立刻浮上心頭,甜美無比。我情不自禁地把童年里的趣事講給他們聽,想拋磚引玉,不曾想到他們十分樂意聽,講了一個還要講一個。童年里的趣事像商店櫥窗里琳瑯滿目的物品,一直藏在我腦海。每當回憶起來,就像是昨天才發生的,那么親切,那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