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管理之自我認知

? ? ? ? 在時隔兩周后迎來了小歐的第二次課程,我們進行壓力解讀和管理情緒的課程學習。授課老師先以“女博士“的調侃稀釋了課堂開始時的陌生氛圍,然后播放授課ppt依次介紹了授課的干貨要點。拋出保安盤訓的話題后引出了“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的課程主題介紹,讓小組討論“自己當下面臨的三大壓力“,我們組選定我當發言代表,由于組分的比較靠后,能想到的通性壓力幾乎被前面的小組講完了,沒有辦法臨場發揮想出了我們組與其他小組工作內容的不同性并進行闡述。最后老師將這些壓力歸因在“我和自己、我和他人、我和世界“的討論話題并進行了總結。

? ? ? ? 上午的課程難點是“什么時候意識到你與眾不同?“這個話題引起全班學員發自內心的思索,通過時間、地點、人物、場景的描述說出自己的不同,為了幫助大家思考,老師還特意播放了輕音樂,思考結束后老師找了四位學員進行了案例分享,其中趙野的描述特別打動我,因為我從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除了身體因素不同外,父母的意愿竟出奇的相似,不禁讓我想到了自己:“我有一個在家中強勢的母親,她打碎了我的自我,讓我按照她的計劃,要求我要聽話,我按照她的要求去做了,所以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她是省去了處理孩子打架惹禍的煩心事了,但是卻養成了我沒有獨立自主性格做事優柔寡斷。面臨我畢業了,我能做什么?我該怎么做?這些都是她幫不了的。而留在出生的城市的話她也解決不了我工作的問題。趙野比我幸運的是初中時期就能找到自我,而我只是在畢業找了工作,留在上海后擺脫了父母的控制后我才能思考我該干些什么,我能干些什么。“現在我也是個母親,而我強勢的母親現在在幫我帶孩子,我在平時要注意維護孩子的興趣,不能讓母親的要求聽話而扼殺我孩子的創造力。平時多鼓勵孩子嘗試新的東西,這樣觀念不一樣必然會引發跟老人的沖突,怎樣跟老人溝通讓她心里好過感覺到自己的付出被重視是我在生活中應該注意的。

? ? ? ? 老師對四個分享案例分別進行了點評,是很好的代表了四個方面的典型,從自我發現、外界影響、同類人的比較、性別渴望四個方面進行了一一解釋。

? ? ? ? 老師主要還是在理論的角度為我們闡述如何自我認識,怎樣進行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這樣的純授課方式讓人有點犯困。但是我記住了一點:自我認識是自我意識的認知成分。作為母親我應該培養孩子的自尊心,積極評價他的活動并與他一起體驗,沒有參與就沒有發言權,不能像我母親一樣,避免犯我不認同的就是錯誤的通錯。

? ? ? ? 下午老師教授我們認識你自己后如何使用工具去緩解壓力。通過心靈對話“我是誰“讓自己從四個方面描述自己,并告訴我們看待自己要從六方面進行:智力、性格、價值觀、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方式,并對前三項進行了主題講授,并告誡有孩子的家長,要善于發掘孩子的聽、說、讀、寫、背誦的天賦,不要僅用一種衡量標尺去要求孩子,不要用簡單的二分法去貼標簽,不要用孩子的特性聰明去夸贊他,這確實是我們長犯的錯誤,我以后要用孩子做的具體事情去進行表揚,而不是自己天賦的特質。對待我的同事、家人亦可試試。

? ? ? ? 下午老師用了兩套測評試卷幫我們認知自己的特點,讓我們知道我們在團隊中適合什么樣的角色,便于我們核對自己的特質和工作內容是否相符,如果不一致也可向對應方向發展工作所需的特質。

干貨還有說服別人的技巧,如何調整自己去處理沖突,面對不同的受眾應該采取怎樣的情緒管理策略,最終以你是如何被塑造的,你的未來走向哪里結束課程,我覺得在生命前期我們每個人都是被自己特定的家庭背景,教育經歷,塑造的與眾不同,性格內向也不是缺點,而是特點,關鍵是未來的定位,對職業發展的規劃可以讓我們有意識的向那個方面去發展特質,也可尋求性格的平衡。

? ? ? 不知道明天的課程老師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驚喜,期待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親子日記第1天 4月24日,星期一,小雨 今天開始寫親子日記,記錄孩子成長的點滴,希望自己可以堅持下去,每天至少一...
    月兒貝貝閱讀 7,688評論 2 22
  • 突然畏懼死亡 想象此刻你處于死亡之邊緣 馬上你將失去生前所擁有的 無論是憤怒,痛苦,艱辛,折磨 還是快感,平靜,滿...
    jenneys閱讀 133評論 0 0
  • 看完《霍亂時期的愛情》,我盯著最后“永生永世”四個字,楞了好久。 霍亂是一種病,更像是愛情本身。 我一直在想,霍亂...
    遇琳閱讀 622評論 16 9
  •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覺,就問你睡美容覺重不重! 但是說到睡眠質量,每個人對光線的敏感度是不一樣的,有...
    小叮當abc閱讀 5,257評論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