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天上一輪明月,發現其缺了一個角,不是很大但一眼就能看出。忽然想起來明天就是農歷的八月十五了。中秋節是一個萬家團圓的日子,仔細想來,算上今年已經是第三個年頭沒在家過了。
其實早已習慣,人嘛都是矯情的。
前年的中秋是和大學同學在一起過的,學院還準備了一場中秋晚會。一想起這個晚會我就佩服我的年級長,減肥特別成功。
去年的中秋趕上了國慶的假期,是在西安過的。本想和哥哥一起吃個團圓飯,但是部隊不允準假,所以哥哥沒能離隊。于是和他的戰友董哥還有董嫂一起過了,他們都很熱情好客,身處異鄉卻沒有思鄉的感覺。也正是那天晚上,我自己一個人坐著地鐵去火車站,在火車上一晚上沒睡。說來也是一種別樣的體驗,第一次在火車上過了中秋。
如果回家可能也沒這么熱鬧了,父母沒時間陪我,他們都忙,都忙啊!有時候我也在想,現在和父母都是靠手機視頻聯系,一年365天,團聚的日子屈指可數。沒有埋怨就是有一絲落寞罷。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我們早已不是從前。
今年則更簡單了,明天自習室,捧杯水就是一天。哪些白紙黑字陪我過中秋。以前我喜歡安靜一點,就想一個人待著,獨處時,喜歡微風把陽光刮到書上,拂在臉上,揚起一粒塵,蕩在空中便杳了蹤跡;喜歡細雨把清涼送到窗邊,落在衣袖,升起一陣香,浸在肩上,便恍如隔世。這份安靜是發自內心的,那是真的安逸與舒服。現在我喜歡熱鬧,看看籃球場上的汗水,瞧瞧軍訓場上的正步,望望水凼里的金魚,說說卻無從開口。
又是中秋了,對,又是八月十五了,今年怕是連月餅都沒的吃了。記得小時候中秋這天最愛和姐姐搶月餅吃。一大早爸爸就給我們姐弟倆發月餅,給姐姐一塊大的,給我一塊小的。每人只能吃一塊,爸爸說吃多了對牙不好。姐姐總是放在她的小寶盒里,等到晚上再吃。而我則趁她不注意偷梁換柱所以到了晚上免不掉一場責罵。
小時候還喜歡一家人爬到廂房的房頂,捧著剛打下來的栗子,端著用鹽,花椒洗煮的花生,在炭火烤過的流著油的白薯,還有青核桃,那核桃水幾日也洗不下去。可是現在什么都沒了。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小時候誦讀的時候就只是誦讀,知道是寄托了思鄉顧親之情,現在卻能深深地體會到那種離緒。就在這周,楊景龍老師還講到賞月要賞八月十四的月亮,該圓還未圓,寄托著一種團圓的期盼和憧憬到十五的晚上,十五則是盈轉虧,免不掉一絲惆悵。是啊,總還是有些希望才好,那樣不會太無聊,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