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改變只和兩件事有關,閱讀讓它遼闊,運動讓它強健。
除了讀書,運動也是需要每個人練習的技能。
但大多數的人,都是能躺著,不坐著,能坐著,不站著。
實際上,我從小到大,也是不喜歡運動的,直到昨天,我才驚醒,并決定讓自己開始運動,并且愛上它。
下面是我之前經歷的錯誤運動心得,及現在我將要實行的計劃。
01
在運動界有兩種人,一種是熱愛運動的,一種是遠離運動的人。是的,大部分人羨慕別人優雅的氣質,卻讓自己陷入選擇中,要不要行動?,F實情況是,我們無法擺脫自己設定的舒適圈, 還有的是間隔性的敷衍自己。成天讓自己陷入選擇中,難以擁有自己的精神生活空間,所以更加的消耗自己的意志與能量。
人生不該只有舒適,還應該有運動帶來的正能量。太多的人抱怨看病貴,因為生病,看醫生,耽誤了自己在積累財富的道路上,又多了些阻礙,使自己同比同齡人的差距更大。
太多的人在堅持運動期間也因氣候,時間等原因被一一擱淺。從而影響自己的堅持。
“如果給我一個好身體,我一定會優于別人太多”我多次給自己找借口。
但是,經歷最近做事效率低下,睡眠不好,我開始警醒是自己身體缺少運動導致的。
于是,決定為自己制定一個運動計劃。
運用微習慣
每次只培養一個習慣,比如做一個深蹲,運用微習慣的力量,堅持。
設置反饋機制
當所有的規則有了反饋,就有了下一步行動的欲望,就像打游戲一樣,設置反饋,知道身體處于哪個階層,要不要增加難度。
回憶自己做運動時,一直用的是一個動作,這時,身體自然形成了抗體。覺得運動也就這樣,厭倦了,所以,就放棄了。
培養習慣的穩定性
隨機的運動讓大腦變得隨意話,每天給自己一個準確的時間,比如我堅持的最好的習慣就是早上第一件事喝水,這件事時間固定,早起第一件事,雷打不動,而運動就變得困難了很多,是因為時間過于靈活。
制造新奇
做運動如果每天只是簡單的重復,會讓人少了很多新鮮感。比如跑步,我一直習慣開始用鼻子呼氣,跑個100米,就會感覺氣不夠用,今天與老公跑步時,他告訴我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結果800米的路程下來,我覺得完全不喘。
總結了這一計劃的體系,還得給自己找一個完美的理由,才能讓堅持變成習慣,讓習慣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