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信任體系如此脆弱的今天,報告認證啥的幾乎什么都可以作假。真真假假,弄成一池渾水。
然萬物有道,人給的可以作假,造化之為物,毫厘不差。不覺間,在稻田6年了,說長不長,短亦不短。個人一孔之見,供大家察鑒。
其一,自然農耕不用除草劑,如何相對有效率的除草?
插秧,不管機器還是人工,一行一行,除草效率較高。反過來,如果是撒播的種植方式,稻秧密密麻麻,沒有下腳的地方,而且田間幾乎沒有雜草,基本可以肯定用了除草劑。在6-8月份走訪農場,會非常清楚一個農場是用什么方式除草。人工插秧,使得秧苗之間的間隙完全可控。還有,如果插秧的稻田,用了除草劑如何鑒別?人工除草后,稻田不管什么時候,都有矮小的雜草和稗子。如果稻田在全生長期,稻田里面大面積很干凈,連非常小的雜草都看不到,很可能用了封閉類的除草劑。
其二,自然農耕不用農藥,言外之意,就是稻田自己建立了生態平衡。
請留意一些細節,特別是清晨的稻田,蜘蛛一定會比較多。田間時時有蹦蹦跳跳的青蛙,土蛤蟆啥的。各種飛鳥也一定會較多光臨稻田,因為稻田里面不用農藥蟲子多,而且生態環境好,跟大家喜歡到公園一個道理。
秋天稻田金黃的時候,如果到謙益農場走訪,可以留意一下稻田有沒有干枯的稻桿,而且穗子是癟癟的。這個是鉆心蟲咬斷留下的痕跡。在水稻開始揚花吐穗時,鉆心蟲鉆在稻桿下面,一點一點把稻桿吃空,很早水稻就開始變黃。等到收割的季節,這些稻穗干枯的發白,里面空空如也。而用了農藥的稻田基本沒有這種現象。
其三,自然農耕不用化肥,那用什么?
每個農場做法不一樣。但是還是有一些蛛絲馬跡。比如,冬天的時候有的農場種植紫云英,有的種植蠶豆,油菜啥的,都可以肥田。春天有的農場做堆肥,有的直接用餅肥加上米糠啥的,不一而足。但是,農家肥畢竟不是化肥,一般情況不會讓莊稼長得過度茂盛,至少不能整個農場都是這樣。就跟一個人過度肥胖,一個人健壯一樣,一望便知。
記得安金磊先生前幾年造訪農場的時候,早上出去到農場轉悠了下,問:“小李,那個樹下的田地是自己種植的嗎?”回先生:“不是,那個是農戶種植的。”先生答道:“嗯,我看了那片跟這邊不一樣。”種植的真假,在種田人眼中,一望即知。彼時還在龍感湖畔,回想起來,都是多年往事。現在農場的基地基本都搬到了山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