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或者排隊等著發言

她說,“你是在認真聽我說,而不像其他人,是在排隊等著發言。”—— 在一篇小說里看到的這句話。

我一下子就呆住了,這是我從來沒有考慮過的問題。

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還以為自己在學習聆聽呢。

不知道你發現沒,只要在合適的人身邊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話嘮,當然也有極少數人在任何人邊上都是話嘮。我們都太急于表達了,而不關心別人在說什么,就一直說一直說.......

我曾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喜歡說,速度快,還引以為豪,覺得這是思維敏捷反應快的表現。

直到發現自己的溝通效率太低了。

那會兒理解的溝通,在于對方接收到多少信息,或者有多少人愿意聽我提供的信息,并不僅僅是說而已。

于是開始把自己的語速降下來,不要搶過別人的話頭,等人說完再發言......還有點小得意,現在即使緊張,站在臺上說話也不會像多年前那樣語速飛快像機關槍一樣了,在生活中語速更是慢下來了,一直記著,不在于說了多少,而在于接收了多少。

而看到這句話,突然發現,貌似,我以為的聆聽,只是在社交禮儀基礎上的排隊等著發言,并沒有真正在關注對方在說什么。

你看,這里有個主體的轉移。

原先我以為的溝通,是別人接收到了多少我想要表達的意思,主角還是我,還是在以自我為中心思考問題;而這里說的是,認真聽對方說話,不要關注自己在什么時候能插上話,主體是對方,不再是自己了。

這大概才是溝通的真諦,它其實是體現了一種尊重。最近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開始做講師以后我試著把自己的表現從這個事件里抽離出來,從聽眾的角度去準備課題,對方關心什么?怎樣呈現他們最能接收和理解?能夠最淺顯易懂最好。

至于講師是不是表現出了多才多藝,不重要。

聆聽也一樣,真正關心對方的生活,聽他們說話,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不那么重要的地方。

作為銷售人員,這點其實挺難的,在某個行業里淫侵了一段時間以后,總會覺得別人什么都不懂,總想要去糾正或者傳授點什么給對方。

坦白說,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還是一個排隊等著發言的人,只是很好的是,我開始意識到這件事情了,意識到是一切改變的開始。

你也不妨自問一下,跟人聊天或者說溝通之時,你是在認真聽,還是在排隊等著發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昨晚,闊別多年的大山登上了東方衛視的《笑聲傳奇》,和大家侃大山。 大山在脫口秀中提到,有些觀眾評論,大山是童年的回...
    流年芳華閱讀 574評論 2 4
  • 數據分析報告中常常看到各種精致漂亮的圖形、表格,不僅可以直接反映給讀者,而且可以讓數據更形象化,降低讀取數據門檻等...
    大圣眾包閱讀 644評論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