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心智的帶寬

比時間更稀缺的是人的心智帶寬。我們在渾然不覺中讓大量垃圾事務、垃圾思緒涌入頭腦,使本不寬裕的心智帶寬每天都像北京的交通一樣擁堵,使我們每天都在對速度的渴望中近乎絕望地緩慢前行。心智的暴堵讓人的心智、情緒、自控力趨于劣質化,讓人淪為時間的窮人,進而淪為金錢的窮人。

帶寬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有效通過一個信道的信號的最大頻帶,或者說在一個固定的時間段內能通過的最大位的數據流量。

簡單的說,通信系統也是一個交通網絡。帶寬就像在一條道路上固定的時間內能夠通過的車流量。固然車流量的增加會提高這條道路的使用效率,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車的數量越多,道路的使用效率就會越高。當車的數量超過了這條道路能夠容許的車流量的最大值,這條道路的利用率反而會下降甚至會完全癱瘓。

被“堵塞”的心智帶寬

帶寬這個概念也可以延伸到其他領域,比如說用來考察我們的思維,指代人的大腦在固定的時間內能夠處理信息的總量。我們的大腦的認知能力、專注程度、控制能力同樣有一個“帶寬”的最大值。如果超過了大腦同時處理信息總量的最大值,我們的大腦同樣會出現帶寬不足的問題,工作效率也會嚴重地下降。

但是我們對大腦的管理,也經常會像一些交通管理部門一樣無能。我們經常不加節制的讓自己的大腦接納各種各樣的信息,這會使得整個大腦的帶寬變得非常狹窄,當大腦帶寬承載了過多的信息時,就會像道路一樣出現嚴重的“堵塞”。這種堵塞會使我們的認知能力、思維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嚴重下降。同時還會大大削弱我們的自控能力。

比如說我們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有一些拖延癥,拖延癥有很多的成因。但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成因,就是由于我們要處理的事物過多,導致我們的思維和情緒經常會進入到一種倦怠的狀態,這種倦怠的狀態導致了我們的拖延。舉個例子,一個生活很講究每天都要用牙線來清理自己牙齒的人,當他忙碌了一整天到了晚上的時候,肯定會很自然的產生一個念頭:算了吧,明天再用牙線來清理牙齒。這就是由于生活上的倦怠而產生的拖延。

這方面的例子舉不勝舉,最直觀的一個例子體現在網絡聊天上。如果你在微信上與別人聊天,這個人在與你聊天的同時還在做另外一兩件事情,而你又不知道他在做另外的事情,你對這個人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印象呢?你會對他產生智力反應慢、冷漠、心不在焉等等很糟糕的的負面印象。而事實上,他只是因為他的帶寬不夠,因為他處理的事情太多超過了他的帶寬而導致他的反應變得遲鈍。

所以說,我們在生活上很多的低效和拖延其實和我們心智帶寬的“堵塞”密切相關。有一個調查表明,經濟壓力大的煙民戒煙的成功率遠遠低于財務自由的人戒煙的成功率。還有一個非常“有悖常理”的數據,在美國窮人患肥胖癥的比例要遠遠的高于富人。究其原因除了他們的經濟狀態使得他們沒有條件去從事各種運動這一客觀因素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窮人由于生活所迫,操心的事情要遠比富人龐雜。日常的瑣事分散了窮人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這使得窮人對本來并不難做到的事情也采取一種不耐煩、不講究的態度,自控能力就會嚴重地下降,事情也“自然而然”地不能卓有成效地完成。

時間的窮人

所以有專門研究貧困問題的專家認為,生活中實際有兩類窮人:一類是金錢窮人,另一類是時間窮人。當然我們通常說的窮人都是金錢窮人。事實上,在當代貧窮更多表現在時間的貧困上:在特定的時間內,要操心和處理的事情太多,遠遠超過了大腦帶寬的承受能力,產生一種對時間的匱乏感。

這種對時間強烈的匱乏感會導致一種什么樣的狀況呢?很簡單,會導致時間的窮人越來越覺得時間不夠用。就像我每天都要經過的首都機場高速,這條路名為高速,實際上由于取消了收費,再加之入口太多,導致有大量的車涌入這條道路,使得這條名為高速的道路反而有可能是北京市行進速度最為緩慢的一條道路。

有一位研究交通的朋友告訴我,道路的通暢一定是以路面某種意義上的閑置為前提。道路的使用效率顯然不是簡單的數量乘以速度的乘法計算。事實上,當整個路面的閑置率越來越低的時候,車的速度就會呈幾何級數的下降,當路面一點閑置面積都沒有的時候,這條道路就會陷入到一種癱瘓狀態中。

我們對心智帶寬、對我們的時間管理也是如此。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關于時間管理的書,都在講如何見縫插針地利用時間,如何達到滿負荷的工作。這種說法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會導致一個非常大的誤區,就是當閑暇感和充裕感稀缺,緊迫感和焦慮感油然而生的時候,我們的認知能力以及自控能力都會嚴重下降,我們大腦運行會嚴重減緩,甚至是出現故障。

當大腦效率嚴重降低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完成我們的工作,時間的匱乏感會愈發強烈。而這種對時間的匱乏感會加劇我們的緊迫感和焦慮感,進一步加劇我們認知能力的下降。導致我們動作變形、情緒失控、自控能力更加不足,最終使我們陷入到時間匱乏的惡性循環之中。

這就像一條已經開始擁堵的路上,有些人特別喜歡見縫插針,不停的變道、插隊,雖然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快一點,但是這種渴望快一點的沖動使得不少人去投機取巧,從而導致整個道路的帶寬嚴重不足,當路面閑置面積接近于零的時候,這條道路就完全癱瘓。所以,我們對時間的貧困感的本質并不是時間不足,而是我們的心智帶寬的不足。

帶寬對個人來說是一個不變量,我們的心智帶寬基本上是固定的。我們很難找到一種靈丹妙藥,讓自己的帶寬從512kb一下子升級到5mb。但是我們可以做一件事情保證自己的心智帶寬通暢不至于堵塞,這件事情就是限行。

在心智帶寬上“限行”

如何“限行”我們的心智帶寬?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充分意識到心智帶寬的有限性,不要隨意地起心動念,在同一時間內讓大量蕪雜的念頭占據你的心智,要讓自己的心智帶寬始終留出一部分閑置的空間。雖然時間的稀缺性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有意識地驅逐時間的稀缺感,去除我們內心對于時間的窘迫感。

所以我們心智最大的敵人就是那些無用的念頭和思維,它們占據了寶貴的思維路面,導致嚴重的心智“堵塞”。這種堵塞狀態讓我們產生一種時間的貧困感,而這種貧困感具有一種自我強化的特性,最終會讓我們的做事效率越來越低,越來越不可能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人。所以時間的貧困感會很自然地導致金錢的貧困感。讓我們從一個時間上的窮人變成金錢上的窮人。

在廣東過年的時候要發紅包,這個紅包叫利是,表達的是一種祝福。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我們人緣能好一點,能夠和氣生財。在春節到來的時候我覺得我們每個人也應該給自己也發一份利是,這個

利是就是讓我們的心智帶寬不要被那些無用的東西所占據,而要以一種無畏的心態去舍棄生活中很多不產生價值的東西。

《瓦爾登湖》的作者大衛·梭羅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一個人的富有程度是與他能舍棄之物的數量成正比的。

如果一個人什么都不肯舍棄,那么即使他囤積了一些財富,卻依然會被生活所累,依然是一個窮人。

所以我們在自我管理的時候也應該做一個富有的人,而成為一個富有的人就要讓自己學會舍棄,讓自己體會到一種充裕感、閑暇感和自由感。

永遠給自己的心智帶寬里留出一部分閑置的空間,這種閑置反而會讓我們的心智帶寬,以及我們的工作效率最大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出處:微信公眾號伯凡非常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