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我們總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急匆匆地朝前走著,卻不知道自己現在在哪里,距我們要去的地方還有多遠,是否偏離了方向。那么不妨建議你停下來休息下,往回看看,往目標看看,再埋頭努力。
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書買了很多,可是仔細想想你看過的有幾本?每一本看過的書你能說出它的主要內容嗎?
收集了幾個G的資料在電腦硬盤里,好像很心安,可是你知道的有多少?
公眾號里各種“大咖”的微課你收集了多少,在“朝夕日歷”上你又有多少未完成的行程呢?
每天好像忙忙碌碌,可是你的愿望清單里實現了有多少,又有多少是放棄的?
有時想如果我爸爸有錢,我也可以像王某某那樣隨隨便便做什么都能成功?
以上痛點你都中了幾招呢?
你是否因此而焦慮、迷茫、無奈、煩躁、憎恨、委屈?
計劃做了無數次,堅持3天,又恢復現狀,你甚至產生這樣的念頭:我是不是就是無能,我只能這樣了。
如果你出現了以上的問題,你該怎么選擇呢?
積極主動:
現在在我眼中積極主動就是首先自己有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樣積極主動的意愿,在行動前選擇達到的標準,有情緒時,積極主動擁抱情緒,擁抱小我,直面問題,積極主動地做自己的主人。
Tips:想知道具體該如何操作,你可以跟我一樣參加“分身術訓練營”。“分身術訓練營”是由幸福進化進化俱樂部發起的元習慣提升類產品,活動具體內容請詳見:http://blog.hiddenwangcc.com/productact。
二、我GET了什么
作為一個雙寶媽媽,我迫切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高效能的人士,這樣我可以照顧好2個兒子的同時平衡好工作還能有時間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有著這樣想法的我,無節制地在朝夕日歷上收集微課,公眾號的更新每天沒有看完就很挫敗,每天的想做的事和要做的事那么多,每天大約60%完成率,一些重要不緊急的事因為拖延而漸漸成了重要緊急的事。今年以來我涉及的學習有時間管理、知識管理、情緒管理,插畫,閱讀方法,思維導圖,育兒,理財。但輸入的多輸出僅限于筆記,行動的更少。每天都在焦慮中度過,卻不知道為什么。當我在朝夕日歷上我收集的微課中發現了《成為一個高效能的人,你就差這個習慣!》,好奇心使我聽完了這堂課。
1.你的選擇決定了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成為今天的自己都是由過往自己的每一次選擇!——這是這堂課里最觸動我的一句話了。我開始思考:為什么到了30多歲開始重新學習,是因為我想更好地育兒,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選擇從成為更好的自己做起。我為什么需要到了30多歲努力學習,那是因為我在過去沒有選擇認真學習,知識一味地按部就班,沒有目標,跟許多平凡的女孩一樣選擇了找一份待遇不錯又不辛苦的工作,找個合適的人結婚,生子。所以現在的我緣自于過去我做的千千萬萬個選擇,她不是由命運也不是由其他人所造就,僅僅是源于我的選擇。我在這一刻清楚地認識到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也不再抱怨為什么去的餐館菜不好吃,那是因為我選擇信任大閩網里那些軟文,而沒有選擇去點評網里看顧客們真實的評價。我也在這一刻里決定從現在的每一刻起我要為未來的自己做好每一次選擇。
2.因此,在任何刺激和回應之間擁有更多的選擇權成長為自己最期待的樣子——成為了我的目標之一,也就加入了“分身術訓練營”。三天的課程分別從語言、情緒、信念指導我們分身。語言,從此它成為我發現情緒和信念的利器,在開口說話前我會檢查下自己即將要說出的話有沒有“暴力”,有沒有“口吐蓮花”,是不是帶著情緒;即使脫口而出后,我會想一下剛才我的信念是什么,情緒是什么,這背后的問題是什么。比如:
事件:今天早上,我在衛生間里和一位同事偶遇,她說你生完2個孩子也還瘦呢。我看著她生了2胎后身材依然凹凸有致,可以穿著緊身的連衣裙,依然沒有小腹,我馬上脫口而出,“你的身材才好呢,我有小腹。”然后陷入情緒,無意識地開口說出,“妊娠紋爬滿半個肚皮,我都絕望了。”
我將“絕望”說完,我馬上意識到我剛剛的情緒有問題。
反思:我意識到自己對于“有小腹,妊娠紋爬滿半個肚皮”這個事實有了“絕望”這樣強烈的情緒。我對我身材的現狀的確不滿意,但是卻不知道潛意識里我把它定義為“絕望”,這太可怕了,真令人擔憂。這背后的信念是什么,是我完蛋了。所以才會有那么激烈的情緒。那么我的情緒背后隱藏著什么呢?隱藏著我對小腹、妊娠紋束手無策。確實是的,要做的事那么多我哪有時間鍛煉啊?妊娠紋目前除了激光沒有其他的辦法。現在我需要直面這個問題,需要突破它。NLP里有一個非常好的信念“任何事都有3種以上的解決方案”。也是@易仁永澄老師提供的“自我覺察表”里的工具之一。我就想我需要調整下自己的目標,把運動提到日程來;我可以改善下飲食結構,少吸取熱量;想要更快達到目標我還可以參加霸王課的30天訓練營啊。
想完這些,我松了一口氣,也不用擔心我剛發現的“絕望”和擔憂情緒了。
3.訓練營將我之前的理論學習得以落地和鞏固。關于語言,我閱讀了《非暴力溝通》,我知道語言是暴力的,但是還是經常犯錯,但是配合@易仁永澄老師說的人類所有行為的模型。即TMBRT模型。我知道了行為產生的原因,理解并實踐了用語言來不斷訓練自己的覺察能力。@易仁永澄老師說人應該擁有正確的信念,信念不正確會產生許多情緒。“任何事都有3種以上的解決方案”這是在李中瑩老師的NLP書——《重塑心靈》里學習到的,原來這是一種信念,我應該多樹立這樣正確的信念。
4.我之前每天焦慮是為什么呢?原來是我每天忙忙碌碌卻忘了學習的初衷——更好地育兒,每天沒有不斷朝這個目標推進,所以我焦慮。參加打到紙老虎的活動,@易仁永澄老師又提供了一個好的信念給我,我學習的其他知識是1+1>2。瞬間我就輕松了,甚至有淡淡的喜悅。現在我只要每天都有把育兒這件事做好,其他的能做多少是多少,這是額外的收獲!
三、一些感受
我不知道小伙伴們有多少人天天守著微課,我也曾是其中的一員。往往聽過之后讓我雞血了一下,原來XX也不是很難啊,然后有的聽了就過去了,有的試著去行動,但是往往都是以夭折結束。當我參加了“分身術訓練營”,發現原來還有這樣免費的系統化的微課,不僅提供理論,更提供工具使用,還有督促我們思考和行動的作業。不斷強調學習的標準和輸出,提高學習的效率。當然當然還有牛逼的導師,勤勉負責的運營天天及時發布作業和提醒作業,最重要的是有一群積極主動的小伙伴們:聽課的同時不忘錄音,錄音過后還會化為文字作為復習之用,當然也不忘在群里分享給有需要的小伙伴。“分身術訓練營”是一個集專業、積極主動、正確信念、強調輸出的溫暖的社群。
如果覺得自己懶癌、人生沒有希望、每天焦慮、茫然沒有方向,只知道輸入卻很少輸出,請投靠“分身術訓練營”。你值得擁有!
四、強大的工具和實戰
如何自我覺察,如何做到在任何刺激和回應之間擁有更多的選擇權成長為自己最期待的樣子?“自我覺察表”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