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里有一段經典名言: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其實我覺得,那些活得特別明白的男人都娶了自己最愛的女神,哪還有什么朱砂痣蚊子血的遺憾;只有男主角佟振保這樣的鳳凰男,才會把人生活成一個大寫的擰巴。
佟振保出生微寒,和寡母相依為命,是典型的社會最底層;但是他聰明又勤奮,憑借自己得天分和鋼鐵般的意志,一路向上流社會攀爬。他出國留了學,學成歸國進入大公司工作,算是靠讀書改變了自己的階層和命運。
佟振保喜歡的是王嬌蕊這樣熱情奔放的紅玫瑰。紅玫瑰嬌艷,但是當然有刺,王嬌蕊不僅有老公,還有很多悌米孫這樣的曖昧情人,她在感情上久經沙場,閱人無數,卻在佟振保這兒馬失前蹄,真心實意愛上了他。
為什么很多生活條件優渥、沒有經歷過人世滄桑的姑娘會被鳳凰男吸引?因為他們大都是看起來很上進靠譜的好青年,他們早年的清貧生活令人同情,后期的艱苦奮斗又令人敬仰,兩者加在一起,就會激起女性的母性的柔情和女兒般的崇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是鳳凰男對待感情,絕不像他們打拼學業和事業那般忠誠刻苦。底層的人,是沒有資格把自己的欲望和感情看得太重的。因為生存已經如此艱難,何況還背負著光宗耀祖的光榮使命,他們的人生是一臺早就設計好的精密儀器,不容許有半點的差錯和失誤,他們怎么可能為了一個女人改變人生的大計劃?
所以《致青春》里的陳孝正,面對女朋友要和他一起吃苦的請求,還是絕情地離去。《紅玫瑰與白玫瑰》里的佟振保,在回國前面對初戀女友哭得稀里嘩啦,還是發乎情止乎禮,這不是什么尊重或者“為她好”,而是一種涼薄和算計。鳳凰男們是用大腦而不是心靈考慮問題的人,他絕不可以破壞自己的人生規劃,佟振保對初戀女友的算計在于,“怎樣”了,不過是一夕之歡,放在心里,日后寂寞的時候緬懷一下,不“怎樣”,卻可以作為一項記錄,拿出去跟人夸口,做個現代版的柳下惠,在眾人的佩服中,有一種精神上的滿足。
王嬌蕊在佟振保面前是有優越感的,就像很多家境富裕的女孩嫁個窮男生,自己車房俱備,不要男生花一分錢,以為就可以換得男生一生一世對她好。其實完全不是這樣。鳳凰男們從小就看盡了世態炎涼,根本就沒有體驗過愛和被愛;他們后來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自己艱苦奮斗打拼來的,他們會孝敬父母,提攜親戚,盡全力維護好領導同事的關系,在外人眼里是一個標準的好人形象。但是唯獨不會對自己的女人太好。
這樣的標準好人背后,應該是一個克己復禮,賢良淑德,無私奉獻的妻子。她不需要多么貌美如花,也不需要多少生活的情趣,她只需要站在他的身后,完成一個標準好家庭的形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佟振保放棄了熱情奔放的紅玫瑰,娶了白玫瑰孟煙鸝。孟煙鸝是那種看起來溫柔嫻靜,簡單好控制的姑娘,這樣的妻子符合鳳凰男的標配。這是理性的選擇,是一條看似無比正確的道路。
但是,佟振保錯估了這樣的婚姻。他雖然一心想做個“標準好人”,雖然他曾經是個寒酸的窮人,但是后來見了些世面,有了些閱歷,已經無法像史上的那些“標準好人”,娶個女人回家,放在那里,是個意思就夠了,他面對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無法輕易釋懷。
沒過多久,佟振保開始不滿意自己選擇的妻子,他挑剔她,毫不留情地斥責她,而且又開始嫖了,專挑豐肥性感的女人。他刻意地褻瀆著自己愛過的紅玫瑰們,在潛意識中報復自己所謂的理性,報復自己曾經辜負了自己的殘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加殘忍的是,多年之后,佟振保與王嬌蕊的重逢。那是一種發了福的、略顯憔悴的、沾著脂粉的、蒼老的美麗,終歸是敗給了歲月,以及生活。卻也就是從這樣的一種面目全非中,振保讀出了嬌蕊的勇氣、淡定、堅硬和擔當。王嬌蕊對佟振保說,“是從你起,我才學會了,怎樣愛,認真的……愛到底是好的,雖然吃了苦,以后還是要愛的。”
佟振保,這個一向自詡頑硬的男人,竟猛地涌起了令人詫異莫名的淚水,滾淌著,同時裹雜著難堪的妒忌。他為自己規劃的完美生活,卻漏洞百出。孟煙鸝和婆婆不和,背著丈夫和裁縫出軌。佟振保的“好人夢”徹底破碎了,他原本放棄了自己愛的紅玫瑰,是為了堤防她的放蕩,卻不曾想,看似溫柔賢淑的白玫瑰居然背叛了他。
欲望真的是危險的嗎?理性真的是可靠的嗎?
張愛玲的小說里,給了鳳凰男佟振保致命的打擊和無情的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