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誠品書店看到一個名為“心靈治療”的專欄,同時在讀《who’s afraid of林奕華》,有些心得,不吐不快,因此炒個熱飯,說說雞湯吧~
(PS:這里的雞湯包括各種愛情指南和職場攻略等。)
【當你看雞湯時,其實在看什么?】
相信不用過多解釋,大家都知道雞湯文是誘人的,因為它所描繪的世界是
——只需努力,就可以成功
——只要你現在不放棄,未來的你一定能成功
——他們都是這樣成功的,你也可以
——這就是他們的成功秘訣,你按著這套路走就好
……
太多雞湯文的主旨,都通向了同一個終點——成功,而他們對于“成功”的定義也如出一撤,無非是升職加薪、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
當我們在看這些雞湯文時,我們看的是別人的發展軌跡,別人的發家歷史和別人的致富之路,每位“成功人士”的故事都是他們專屬的,我們無法將他們的成功復制,他們的“成功”也未必適合我們。但為什么,還會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繼地去學習這些所謂的“成功寶典”,并以別人定義的“成功”為標準去奮斗自己的人生呢?
【你,到底想看什么?】
這個問題,也許有很多種答案。有些人從未想過成功可以由自己定義,于是只能跟著別人的標準走;有的人已被世俗眼中的“成功”洗腦,被這些思想裹挾而不自知。他們看雞湯文主要就是“想看別人怎么成功的”、“想知道他們成功的方法”、“學習他們成功的精神”、“找到成功的捷徑”。沒錯,重點是“找到成功的捷徑”。我們都太渴望成功,當現實不得志時,那顆浮躁的心更急需尋找一個寄托。因此,把當前的困難失落想象為成功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確實更容易讓人接受。
于是,我們關注雞湯文中“典范們”的一舉一動,希望能夠找到自己的影子,并自我安慰:“我已經在成功的路上,只是時辰未到而已”。也會按照別人對于成功的標準去規劃自己的人生。心靈勵志書柜附近總有《成功的10種方法》等成功學書籍,甚至書柜名字直接叫“成功勵志”,似乎雞湯的目的就是向你指出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然而,并沒有人在意你要去哪兒。
【雞湯,是你的孟婆湯】
我們先回答另外一個問題——小時候你的夢想是什么?
“妖,講呢D,幼稚”
小時候的夢想,可能是幼稚的,但那難道不是我們對成功的最初定義嗎?那時候的夢想很簡單,我們對“成功”的定義也很簡單,不就是實現夢想嘛。
現在呢?無論是華服加身、富貴逼人,還是萬人追捧、羨煞旁人,它們都是有一個很實際的目標——得到世俗的肯定,享受掌聲與羨慕。然后呢?繼續奮斗讓這些屬性+1?或許這也是答案的一種,但和小時候的夢想相比,似乎缺少了一種純粹和快樂。
雞湯就像是社會給我們熬制的孟婆湯,一口喝掉,我們忘記了最初的追求,忘掉了我們心中對成功的定義。它用杜撰、名人佐以些許鎂光燈與麥克風,讓世俗的“成功準則”印在我們的腦海。若我們在社會的奮斗中暫時迷失了方向,別怕,喝碗雞湯包治百病,它是專治迷茫癥的處方;若你不追隨“成功”,可能會面對“這人瘋了”、“嗯,要吃藥了”等各種質疑,那只能祝你好運了。
因為世俗,我們屈服,放棄“幼稚”擁抱世故;
因為懶惰,我們止步,不再思考未來的歸屬。
雞湯提早為我們書寫了成功的定義,我們也懶得思考這個答案的正確性,畢竟我們可都是抄了十幾年參考答案的人,怎么會質疑眼前的金科玉律呢?反正我的成功一直寫好沒變,就是希望以后逛街不看價格咯~
如果還有下期,我們聊聊“成功”吧~
感謝馬同學的投稿,經同意,我稍微修改了一下。中間部分調整較大,加入了個人觀點:喝雞湯需謹慎,因為那是別人定義的成功,你想要什么,想成為怎樣的人,只有聆聽內心的聲音,才能找到答案。
嘻嘻,讓我們一起期待馬同學的下一篇文章吧~
歡迎投稿或說出你的故事,你說,我寫
愿你真正自由
愿你百毒不侵
故事收集館
ID:tellyourstory36
長按二維碼就可以關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