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老爸說我傻時,我都會說,沒辦法,遺傳基因這樣,你是我奶奶家最傻的,我媽是我姥姥家最傻的,你倆的孩子——我,能不傻嗎?
奶奶有6個孩子,我爸排老二,奶奶常說,家里的一三五聰明,二四六傻,我爸是“傻”中的代表。我媽跟我說,認識我爸的時候,我爸唯一的秋衣還是一只胳膊的。爸爸的家在農村,因為奶奶多年生病,家里孩子還多,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我爸十幾歲市里招工來到工廠上班,當時的工資不多,但都貼補給了奶奶家。跟我媽結婚后,雖然他們的小日子過得不富裕,但只要奶奶來我們家,爸爸總是把所有奶奶愛吃的和沒吃過的好吃的東西,輪流買來給奶奶吃,然后自己饅頭就咸菜好幾天吃不飽。叔叔姑姑家有事借錢,爸爸哪怕自己去借錢,都要想辦法幫助兄弟姐妹度過難關。
不僅對奶奶的人,我爸對我姥姥家,也是盡己所能。那時候,我爸上三倒班,但只要姥姥家有事情要做,他就算剛剛下夜班,也要騎車1個多小時趕到姥姥家去幫忙,無論干什么農活兒,都搶在第一個。姥姥姥爺在農村,每年冬天,爸爸都要把他們接到有暖氣的我家,有一年冬天,小姨生完孩子,有幾個月也是住在我家,印象中,我家50多平米的兩室,經常床上、沙發上、地鋪……都是人,最多曾住了十幾口子人,而買菜做飯的事情,主力就是我爸。包括幾十年來,姥姥姥爺每次生病,我爸都是伺候老人最盡心盡力的那個。
跟我爸一樣,我姥姥也常說,我媽是她5個孩子里面“最傻”的1個。我媽是姥姥家的老大,有2個弟弟2個妹妹。我媽做事麻利大氣,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我姥爺在世的時候,我媽是姥爺的得力幫手,姥爺去世后,我媽甚至扛起了我姥爺照顧家庭的那份責任。所以,姥姥家甚至奶奶家,要有了什么大事兒,每次都會找我媽商量,第一個站出來扛事兒的,也常常是我媽,但她從來就沒有居功自傲過,甚至涉及到分利益的時候,我媽常常選擇后撤。我媽對待老人、對待兄弟姐妹,永遠都是別人的需要放在第一,哪怕自己受委屈、受苦受累,也要盡己所能滿足別人的需要。她的邏輯就是,大家好才是真得好。
不僅是對家人,我爸我媽對同事、對朋友、甚至對陌生人,永遠都是熱情和善的,他們常說,吃虧是福,人心都是肉長的,別總想著讓別人對你好,你要先對別人好。
我從小到大,一直都覺得我特別順利,無論遇到什么難事兒,都有那么多人幫忙。我常對我爸我媽說,傻人有傻福,他們的愛與付出,收獲的所有的福分,都給了我。我愿意和他們一樣,做一個永遠照耀別人的“傻子”,當然,我沒有他們那么無私,我愿意做“傻子”,是因為我看到了他們在照耀別人的時候,最終也讓他們的人生之路熠熠生光,幸福安詳。做這樣的傻子,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