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高潮無疑是比利林恩對導演諾德說的那一段話,我聽到那段話的時候簡直要站起來鼓掌,為什么有人能把我們心里長期以來的感受一語道出,并說得這么精準。
是的,他說這是我的生活,不是什么故事也不是什么精神,你根本不懂差別在哪。
這句話我真想對張藝謀導演說一百遍!
能把嚴歌苓的小說翻拍得那么shit!只因為他不懂什么叫生活,嚴歌苓寫的是活生生的人,點點滴滴的生活,是紅樓里面嘰嘰喳喳的那群姑娘的生活,是陸焉識日復一日在監牢里面的生活,卻被他用什么愛國主義,用什么專一的愛情來總結了概括了,shit!他根本不懂差別在哪!
是的,用標簽來把活生生的人分類真是太簡單了,用幾個形容詞來定義別人的生活是如此痛快,“娛樂圈嗨,那些明星背后都亂著呢”,“運動員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這些評價和總結背后,充滿了我們互相之間的不理解。就像我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在想,喔!李安導演,反戰題材!好厲害,我要去看!但是我去看完以后,卻發現他并不是反戰主題,他沒有確切的主題,如果有,那就是他非常詳細的記錄了一個男孩的一天,這一天的所遇所思,我們有機會第一次如此真實的接近一個人的生活。
是的,一天的生活會有那么多情緒在轉換,有那么多事情在你身邊同步進行,有那么多人在與你交匯,即使兩個小時的電影都不能完全的表達徹底,所以,當你和一個人分開超過24小時,你該接受她也許徹頭徹尾的改變,所以當你離開一個人幾個月,一年,甚至更久,你再見到她,你需要重新認識他。
我當媽媽之前,對于女人生不生孩子這個問題,是如此漫不經心,我從未仔細詢問過那些當了媽媽的人的感受,也沒有觀察過她們的生活細節,印象中覺得她們只是比我稍顯忙碌一些,并且外界宣傳的新媽媽的形象是精力充沛,青春并且柔美的,但自己當了媽媽以后,才意識到生活狀態的截然不同,也了解到真實的狀態與刻板印象是如此不同,新媽媽是如此疲憊,而做一個媽媽以后生活的重心,世界觀人生觀甚至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做媽媽之前,我懂嗎?有人告訴我嗎?沒有。——就是我們身邊如此觸手可及的事情,我都好像隔著二次元空間一樣如此缺少了解,遙遠的地方遙遠的人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對別人對別的生活多一些理解,那么我們就能明白當我們做選擇時,我們是在選擇什么,我們也能明白,當我們交流時,我們是在表達什么,更重要的是我們也能體會到,當我這樣生活時,我是真實存在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