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之所以能成為巨人,一定有不少過人之處。萬老師在《高手》這本書里提到的是漫畫家斯科特 亞當斯(漫畫呆伯特的作者)的故事。對我們普通人也有不少借鑒作用。
首先亞當斯他就是個普通人,是一個上班族,畫漫畫只是他平時的愛好,把一個愛好發(fā)展為特長并不容易,可是他做到了。有個強烈的驅動力,早上4點起來畫漫畫。
我這幾個月也迷上畫畫,翻閱各種設計及插畫網站,發(fā)現(xiàn)高手如云啊,而我簡直就是菜鳥中的菜鳥,感嘆自己不如他人這很浪費時間。那么該如何提升呢?亞當斯的建議很中肯。
首先把做這件事--畫畫,發(fā)展為一個系統(tǒng)而不是具體的目標,要做一個系統(tǒng),則是一個連續(xù)變化的東西或者是一種技能,可以要求自己養(yǎng)成個習慣,但是并不是為了某個具體成就而來發(fā)這個系統(tǒng)的。 那么定期寫以及把這個事發(fā)展為平臺尤為重要。三分鐘熱度的人太多,對于愛好堅持不懈的人少之又少,像寫作畫畫這些明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的項目一定要多練。而發(fā)展成平臺(寫博客或專門網站發(fā)布)則可以用來做測試,看哪一種類型更受歡迎。
可是靈感去哪里找?對于初期創(chuàng)作者而言這點很難。比如我現(xiàn)在還算零基礎的畫畫,腦中無圖沒有任何連接可言,讓我憑空想象根本想不出來,反而會帶來很多痛苦。那怎么辦呢?只能靠大量觀圖臨摹,建立腦與手之間的聯(lián)系。而亞當斯的建議則是,每天早晨讓流程形式化,連早餐也一樣。這樣可以減少花時間的思考,清空大腦才可以讓新信息灌滿大腦呀!打開電腦刷新聞,讓自己的身體做判斷,身體如果出現(xiàn)反應(大笑,悲傷等)則這則信息可以作為素材來使用。所謂嘴巴可以說謊,身體是誠實的,可不是一句忽悠話。
再者,關于技能,想把自己某種技能做到范圍內最好,有難度,但是選擇2種技能,都可以練到范圍內的25%,結合技能就可以獲得不錯的成就了!比如我現(xiàn)在開始學畫畫,這單項技能一定拼不過科班出身的人,但是我演講表達能力很好,這樣一結合我的斜杠就出來了。
最后,他提到個關鍵,就是你首先得有個愛好,你可以從這個系統(tǒng)本身中獲得樂趣,這樣才有后面更有趣的可能性了!
取材于 萬維鋼《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