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鋼 ?日課153丨高手修煉手冊1:系統,靈感和技能
《巨人的工具:億萬富翁、偶像和世界級表演者的戰術、習慣和日?!罚?Tools of Titans: The Tactics, Routines, and Habits of Billionaires, Icons, and World-Class Performers ),作者是蒂姆·費里斯(Timothy Ferriss)。
亞當斯原本是個坐辦公室的白領文員,剛開始畫呆伯特漫畫的時候因為要上班,必須每天早上四點起來畫……他是怎么堅持下來,取得今天這個成就的呢?亞當斯分享的最有價值的經驗,大概是這么三條。
1.“目標”和“系統”
亞當斯當年一邊工作一邊業余畫畫和寫作,這些給他帶來的物質回報非常少,大概只相當于工資收入的5%,對生活沒有任何影響。當時他女朋友問他為什么要干這件事?亞當斯對此無法回答。亞當斯現在總結,他做的這個事情,不是為了完成一個什么具體的“目標”,而是為了發展一個“系統”。
所謂“目標”,就是你做這件事就是為了做好這件事,成功了就有回報,失敗了就算白干。而亞當斯所謂的“系統”,則是一個連續變化的東西 —— 或者是一項技能,或者是一個關系,比如夫妻關系。為了這個系統,你可以做各種項目,你可以要求自己養成什么習慣,你要的不是某個具體事件的成敗,而是* 發展 *這個系統。
亞當斯的博客寫作,就是一個系統。具體哪篇文章能不能獲得收入,有多少讀者閱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讓這個系統不斷地發展。他寫博客沒有任何具體的目標,這恰恰是系統的特征。
怎么發展系統呢?亞當斯做了兩個方面的事情。
第一是要定期寫,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第二方面,亞當斯把博客當做一個研發平臺,在上面做了各種寫作技術的測試。
比如他測試了不同類型的話題,看哪個話題受讀者歡迎。他還測試自己用各種不同的“聲音”寫作,比如憤怒的聲音、幽默的聲音、批評的聲音等等,看哪一種聲音更受讀者歡迎。
時間長了,博客越寫越多,亞當斯的寫作系統就成長起來了。后來華爾街日報聽說了他的博客,就邀請他開個專欄。亞當斯一上手,專欄馬上大受歡迎!這是因為此時的亞當斯已經擁有一個成熟的寫作系統,他完全知道文章應該怎么寫。亞當斯說,他寫博客的時候,只知道這個博客壯大起來就會有各種可能性,但是他完全沒有任何具體的目標。他并沒有事先規劃好到什么時候去華爾街日報開專欄…… 系統有了,一切都自然發生。
2.靈感
如果你的寫作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你最關心的就不是“怎么寫”,而是“寫什么”。亞當斯要保持高頻率的更新,就必須要有大量的想法做后盾。那么他的想法都是從哪兒來的呢?亞當斯的答案給了我很大啟發。
為了獲得新想法,亞當斯每天早上起來之后的流程完全固定,連吃的早餐都是每天都完全一樣。他這個套路的精髓是先清空大腦,再用新信息灌滿大腦。
清空大腦,就是早餐之后就把昨天的一切問題拋到腦后,把整個大腦“騰出來”接收新信息。然后他就打開電腦、看新聞、讀文章,了解現在世界都在發生什么,他必須從這些日常的新信息里獲得下一幅漫畫或者專欄文章的素材和靈感。
現在關鍵點來了。瀏覽信息的過程中,你怎么判斷哪條信息值得作為素材呢?亞當斯說,你不應該聽從大腦的判斷,你應該聽從身體的判斷??赡艽竽X容易想太多,容易過度擬合,而身體則是自然反應。
亞當斯總是觀察他自己的身體的反應 —— 是不是不由自主地笑了?腎上腺素激增?產生強烈的情感波動?那就說明這個東西一定是個好素材。
如果你的身體對什么信息作出強烈反應,那么別人大概也會關心這個東西。亞當斯說到這里,費里斯馬上補充說,他知道一位編劇,諾瓦克(B.J. Novak),也是使用這個辦法。你需要練習才能掌握這個辦法,但是肯定管用。
3.技能
亞當斯說,如果你想取得出類拔萃的成就,你大概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你把自己的某個技能練到全世界最好。這個非常困難,極少人能做到。第二個選擇是,你可以選擇兩項技能,把每一項技能都練到世界前25%的水平,這就比較容易。同時擁有兩個能排在前25%的技能的人,其實是很少的,而如果你能把這兩個技能結合起來去做一件事,你就可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比如亞當斯自己。他不是世界上畫畫技能最好的,但是他的畫畫技能能達到前25%的水平。他寫笑話的技能也不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他寫笑話的技能也能達到前25%的水平?,F在他把這兩項技能結合到一起,畫“呆伯特漫畫”,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就太少了。
而亞當斯其實還有第三個技能,那就是他此前坐辦公室坐了很多年,他特別懂辦公室政治!“辦公室政治”恰恰就是呆伯特漫畫的主題 —— 這就是三個厲害的技能放在一個人身上產生的化學反應。
所以亞當斯給年輕人的建議是,不管你真正喜歡的領域是什么,你要努力在這個領域練到前25%。然后你還得再加一個領域 —— 當然能加兩個更好。
如果你不知道該加什么領域,亞當斯建議你練演講。亞當斯說,演講這個東西,只要是個人,愿意苦練,就一定能練好。如果你是個 top 25% 的程序員,你們公司有很多也是 top 25%的程序員,但是你同時還是一個 top 25% 的演講者 —— 那你天然就是其他那些程序員的領導啊。費里斯對此評論說,另一個著名作家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也有類似的建議。年輕人在大學最好能拿到兩個不同學科的學位,這兩個學科距離越遠越好。比如 工程+MBA、法學+MBA,或者 物理學+經濟學。
丨我的評論
亞當斯這三條經驗,第三條是水平問題,第二條是敏感度問題,我覺得最值得品味的是他的第一條,也就是這個“系統”,這是一個氣度問題。
試問有多少人能做到,沒有節點式的職業規劃,沒有具體目標,不計回報,長時間地去發展這么一個系統。你想做到這一點,需要一定的條件。你得有個正經工作,還得有家人的支持。當然,首先你得有興趣,你得能從這個系統本身獲得樂趣 —— 可是有興趣的人太多了。
每個人都對某一方面的事情感興趣,但是要真像亞當斯這樣做下來,光有興趣是不夠的。發展一個系統,不但需要你做“好玩”的事兒,還需要你做很多“不好玩”的事兒?!芭d趣”,是個被高估了的素質。“氣度”,是個被忽略了的素質。不計較得失,心里有一件“大”事,我特別佩服有這樣氣度的人。
丨由此得到
亞當斯的三條經驗:
要發展一個系統,不要在乎小目標的成??;
判斷一個靈感值不值,與其聽大腦的,不如聽身體的;
在兩到三個領域,達到前25%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