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談到科學,你會想到什么?偉大的科學家?還是快速改變我們生活的那些科學發(fā)明?“我長大后想當科學家”“我長大后想當發(fā)明家”大概是很多人的夢想吧。我并沒有,或許是生活環(huán)境的束縛以及所受教育的影響,關于“我長大后想當什么”,我小學六年級才比較認真的思考過,但也僅僅考慮到我要上哪所大學?!杏X節(jié)奏不對,恐怕又要跑題了,言歸正傳。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文筆拙劣,總怕出錯。很多事你無感,但必須要做,總歸要做。應該對你有某些幫助吧,這是可以說服我做的理由。談一談印象中較深刻的一位科學家吧。
? ? ? ? 師昌緒,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于上個世紀50年代不畏艱辛,從大洋彼岸的美國留學歸國。60年代立下軍令狀研制出航空發(fā)動機最關鍵的空心渦輪葉片,成為中國高溫合金的開拓者。2014十大“感動中國”的獲獎人物。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 這位耄耋老人,九十多歲了,還天天去自然科學基金委上班,編輯《材料大詞典》,并為國家新材料的開發(fā)和利用獻計獻策。他目光如炬,中氣十足:“哪里需要發(fā)展,怎么發(fā)展對中國有利,我就敢干!”這是我高三時在學校組織觀看“感動中國”時有關他的記憶。越能觸動你的東西,所以留存的記憶也越久吧。九十多歲的老人早可停下腳步,頤養(yǎng)天年。這位親切、慈祥、憨態(tài)可掬的老人卻兢兢業(yè)業(yè)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感覺做一件事挺容易的,一輩子只做一件事,而且完成得很出色。真的難??蓯邸⒖捎H、可敬,這是師昌緒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留給我的記憶。我這人稍顯遲鈍,且覺得言多必失。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 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寫了些啥?有些事情你總歸要做,但做了總感覺沒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