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就是想開始一段簡簡單單的旅行,不用多遠,也不用多久…
?有人曾說,要么讀書,要么旅行,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因為在大學在蘇州生活了幾年,也因為一個人,早已愛上了這座城,同理是座少年古鎮,歷經著各代的榮辱興衰,踏過鐫刻著歲月的青石板,耳畔的搖擼聲也喚醒了幾個世紀。
? 初次去同理,是趕在國慶前,三個丫頭風風火火的闖進了這個小鎮。剛到那里,便被她的沉穩婉約打動了。用一句詩來形容吧:“青石小弄苔門深,青草池塘處處蛙”粉黛綠瓦,流水人家,將江南的柔情盡情的展現出來,豪不吝嗇。
?起了個大早,天邊還泛著微光趁著清晨時刻,游人稀少。同理的居民都習慣早起,國慶前,正是撈芡實的季節。這是一種橢圓形水生草木,可做芡實糕,芡實粥,也是同理一大特色。臨河而坐,桌面鋪著藍色碎花布,幾把藤椅,桌上放著茶壺和青花杯。太陽漸漸升起,陽光掠過矮墻,給河邊鍍上一層朦朧。耳畔傳來陣陣搖擼聲,和著洗衣幀上的節奏曲,叮鈴叮鈴的自行車也穿過小弄。店家門口的兩只小貓揉揉惺忪的眼睛,一切都是那么和諧美好。
? 在水鄉,最親近水的方式是坐船,坐著早已泛著古木光澤的小船,搖過一座座橋,欣賞著兩岸的高墻深院,“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 ? 遠處飄來細細的曲調,原來,是在彈奏蘇州評彈,那是采用蘇州話瑋代表的吳語表演的漢族曲藝說書形式,作為行外人,雖然聽不大懂,但也可以看。正襟危坐,表演者的表情非常豐富。聽上一曲,仿佛穿越了時間,穿越了人流,千年前的那個年代里,我搖著紙扇,聽著戲。
? ?當然,在同理,最值得一說的是橋。最著名的是“太平橋,長慶橋和吉利橋”聽說鎮上有婚慶喜事都會依次走過這三座橋。走過穿心弄,一人寬的巷子,只能越踏越深,誰也帶不走。直到第二次去同理,我挽著他偏要兩人并排,走過三百多米,總覺得還是太短了。
?
? 我去了兩次同理,感覺是不一樣的。第一次相遇,只被她的外表的柔情吸引,第二次去則是更加體會到她的氣度和文化。
? ?我想,旅行中最快樂的就是旅途中發生的故事。兩次都住在同一家客棧,那是位于珍珠塔內的“未知咖啡客棧”。老板為人親切,留著兩撇小胡子,暫且就稱為小胡子老板。與他閑聊,更多的是一種放松,同時,他的故事,也著實讓人羨慕。第一次去,他稱她為女朋友,第二次去,他稱她為未婚妻,前不久,聽說兩人在同理喜結連理。兩人恩愛多年,在彼此鼓勵中成為,在見證愛情的地方許諾一生。說實話我還想再去一次,也許下一次,他可以讓他們的孩子叫我一聲阿姨。
? ?夜色下的同理,別有一番特色雖說是深秋,依然擋不住同理人家的熱鬧。一排排燈籠高掛,連成一片,在月色的映襯下,伴著音樂,大叔大媽們手拿扇子,跳起舞,看得我也熱血沸騰,不由得加入到這樣的隊伍中。
? 旅行,是一種生活,有人說今后你的氣質取決于你走了多少路,去了多少地方,看了多少風景,擁有多少故事。自然如此,還是那句話,當我們累了,不妨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