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ln 中推出一篇文章,怎樣花錢的夫妻最幸福。
文章表示,當夫妻雙方對家庭大額支出的認可度一致性較高的時候,家庭雙方的滿意度會比較高。編者最后給出婚姻幸福的特點:戀愛時間超過一年;小額消費互不相干,大額消費一方主導一方建議;門當戶對。這無疑是一篇實操手冊。
我的一個朋友小A,和男友談戀愛快兩年了,最近卻分手了。當問到原因,小A說,男友最后一次認認真真的和她聊過兩個人的問題,并且指責她的三點錯誤:1,花錢太大手大腳,沒有節制;2,不學無術不積極上進,花費太多時間在社交上;3,不孝順父母。小A對于這三個方面的回應是:1,自己花錢都是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的花費,無論是買奢侈品還是其他,并沒有超支;2,每周五天的工作已經很辛苦,周末約朋友出來本就無可厚非;3,你不是我父母,怎么知道我不孝順,每個人都有和自己父母的特有交流方式。
作為旁聽者中立的我而言,不得不說,這三點其實并沒有對錯之分,差的只是個人的認知不同。小A的男友目前還在讀書,自己卻還有房貸,想到未來的生活,再看看小A動輒幾千的包包自然無法理解。并且男友的家庭是相對傳統的家庭和父母長輩之間有禮有節,反到小A和父母經常沒大沒小。男友擔心她以后不會孝順父母。
兩個人是否可以攜手并進,價值觀是否一致是那么的重要。
吃一頓飯是去高檔餐廳還是小館子本身并沒有對錯之分,而是雙方對于高價格的機會成本是否等同。花大把的錢用來出國旅游本身自然也沒有對錯之分,而是雙方這一種消費的認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