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就想看張愛玲的文章,一直沒有機會。去年高三畢業后,學校的邊上新開了一家小書店,我想就著這個機會,就去買了幾本書。
? ? ?原以為是長篇小說,所以發現是短篇小說時還是有些失望的。那個時候想著要好好過一把讀書的癮,一下子看完了《傾城之戀》和《紅玫瑰與白玫瑰》,囫圇吞棗注定是讀不出任何滋味的。談起張愛玲,我能夠說的也只是,啊,我看過她的書。
引發我再讀一遍的契機是偶然看到了白流蘇這個名字。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名字,可是她身上所發生的故事我卻記不得了。或許是來自對自己的失望和較真,我覺得我必須要認真地再讀一遍這幾本書。
? ? ? 可能當一個人愿意認真地讀一本書的時候,可以發現書里面的很多東西,然后看到人物的動作又想到更多。看完故事以后,我很激動地就想寫寫我的想法。
? ? ?第一爐香的故事發生在戰前時期的香港,我總覺得這種時候發生的愛情故事都帶著與你共度一生的癡情和為你傾城一戀的奮不顧身。可是葛薇龍和喬琪喬的故事看完我不知道該做什么樣的評價。
? ? ?我不知道愛情之于薇龍來說真的可以這樣無所顧忌嗎。張愛玲寫到的喬琪將頭埋在臂彎間的這個動作我也覺得很可愛,看到喬琪和薇龍在山上約會時候的談話,月亮出來我便來看你了我也覺得甚是美好,薇龍在陽臺回憶的時候我能看出她的向往,只是我真的沒有想過,張愛玲筆下的喬琪原來不是我認為的可以傾城一戀的白馬王子。
? ? ? 他不算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他也沒有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他甚至在和女孩相處的時候做不到禮貌,他對女孩的喜愛更多的像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前一秒可以在山頂上與薇龍說出讓人動容的情話,后一秒也可以和睨兒一起糾纏不休。喬琪是姨太太的兒子的這個身份讓他沒有辦法自由地去喜歡一個人,梁太太說,他只能在有一天娶一個嫁妝豐厚的姑娘來讓他可以搬出喬家。
? ? ?薇龍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學生,因為姑媽她出席應酬。不知道為什么看到她我一下子想起來張愛玲說得一句話“出名要趁早”,她初來乍到在姑媽家里,鎖起門偷偷試穿漂亮衣服的那種心情,我總覺得特別鮮活。然后她就慢慢地從一開始覺得姑媽“這跟三堂子里買進一個人有什么分別”的羞愧到后來“我沒有錢,但是我可以賺”之后混跡于上流社會的觥籌交錯。薇龍曾經也想過說要回上海,之所以留下來,還是因為喬琪。全文的結尾處,張愛玲或許還是可憐薇龍,在灣仔游玩的時候,一盆玉石梅花,喬琪愿意與小販講價,希望可以買來給薇龍,薇龍旗袍著火時他說的我幾時騙過你,可能就是薇龍心里想要的在一起。
? ? ?只是張愛玲的文章之所以好看,是因為她的真實。喬琪真的就只是喬琪,他不會說因為薇龍而改變。他沒有騙過薇龍,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就像薇龍說得,他明知道一個謊可以讓薇龍很快樂,他就是不說。可能在這點上,薇龍做到了她希望的在喬琪心里的獨一無二。
? ? ?如今的泡沫劇里面說的話,我喜歡你,與你無關的對白我看著腦殘無比,偏偏他們都是可以終成眷屬的,可是看到薇龍說的,我愛你,關你什么事的時候,我忽然覺得心疼薇龍這個女孩。
? ? ?故事的最后是他們二人被醉醺醺的水兵追趕跑回了車上。因為水兵把薇龍當成了那種姑娘。在車上喬琪打趣薇龍,薇龍說自己和那些姑娘沒區別,我看到喬琪用手去掩住了薇龍的嘴巴。我忽然很感激張愛玲的這個動作描寫。她拯救了我看完這篇文章之后心里的苦澀,我可以安慰自己說可能喬琪是對薇龍不一樣,這樣掩住薇龍的嘴巴是怕薇龍難過不是照本宣科的臺本套路。看到最后的薇龍說我是自愿的時候,我強烈地想看看喬琪會怎么樣,然而他并沒有說話,而是點了一支煙,沉默地讓薇龍哭。
? ? ?我不知道該怎么去評判這個故事。這是一個悲劇嗎,可是并沒有啊,薇龍如愿嫁給了喬琪,喬琪如愿搬離了喬府又娶了可以賺錢的薇龍,那是一個喜劇嗎,也不是。薇龍為什么可以嫁給喬琪,因為她將自己賣給了上流社會的觥籌交錯間,說得露骨一些就是交際花,就像是文章開頭寫的她的姑媽梁太太一樣的女人。而喬琪為什么愿意娶薇龍,因為梁太太給喬琪分析了利弊,他們的感情的一開始就帶著各種復雜的因素,怎么可能有一個喜劇的結局。
? ? 或許用這種狹義的喜劇悲劇來定義張愛玲的故事本身就不合理。不管如何,我希望薇龍可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