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晨讀感悟―學霸是怎樣練成的

小明從小到大,最大的“敵人”,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別人家的孩子”。

這些別人家的孩子,是爸爸媽媽口中的高頻詞,更是小明頭頂的烏云。

小時候他還在玩泥巴,隔壁的小葫蘆都能背唐詩了,樓下的小海綿都知道1+1=2了。

別人家的孩子,TA怎么就那么能呢?!小明百思不得其解。

王大力每周末下午還跟我一起踢球呢,英語考試咋就沒有不認識的單詞呢?

周小花不是成天被她媽媽送去學鋼琴嗎,數學競賽怎么還能得第一呢?

劉小朵期末考試前在醫院住了兩周,怎么就能考年級第三呢?

小明想了很久都沒想通,他決定求助一下百度:“學霸是怎樣練成的?”

前幾條都是培訓班的廣告,沒勁。他快速滑動鼠標,繼續瀏覽網頁。

終于,他發現了一條有意思的信息。

一個名叫斯科特·揚的傳奇學霸,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學會了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中文和韓語四種外語。不僅如此,他還用一年時間完成了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四年教學計劃的33門課程,成為該校歷史上最快畢業的學生……

小明被斯科特的光輝事跡驚呆了,一百個王大力周小花劉小朵加起來都沒法和他比啊!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小明繼續看下去,發現斯科特還寫了一本書,叫做《如何高效學習》。

有了這本書,我也可以當學霸了!小明毫不猶豫下單網購了這本書。

幾年以后,小明作為本市的高考狀元,為母校的學弟學妹們介紹經驗。他講述了自己從“學渣”逆襲變身學霸的故事,并且提到了這本改變他命運的書。為了讓大家更快地領會這本書的內容,他將精華部分精簡如下。

1.底層知識。

快速學習一門學科,就要先掌握底層知識。學習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其實很多問題都是表象,從深層次上來說,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想要獲取深層知識,就必須要請教專業人士,正所謂“術業有專攻”。這樣才能幫助我們追根溯源,少走彎路。

當你覺得某一科是你的弱項時,你可以把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點羅列出來,再請老師幫你分析一下,這些問題之間有什么共同點,是什么導致你沒有掌握好這些知識點。是學習方法不對?還是你之前的理解不透徹?還是有些基本概念你就沒搞清楚?或者因為習題做的太少沒有掌握題型的變化規律?

及時向老師求助,可以讓你迅速發現自己的問題,避免自己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事倍功半。

2.整體理解。

學科之間其實并不是孤立的。它們就像是連綿不絕的山脈,而不是一座座孤島。找到這些學科之間的聯系,就能把這些看似相對獨立的知識,緊密聯系起來,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而這些知識間的聯系越緊密,就越能幫助我們融會貫通。

①羅列歸納法

比如說在學歷史時,寫出一個時間段,然后再對比同時期,歐洲大陸、美洲大陸和中國都發生了哪些影響人類發展進程的大事件。

把這些關鍵詞羅列出來,去思考它們之間的聯系,再去對比它們的異同。這樣一來,每一個歷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不同地方的歷史事件也不是孤立的,頭腦中就會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②結構歸納法

畫思維導圖是一個非常好的理清思路、歸納整理的方法。在歸納的過程中,可以更清晰明確地發現自己還有哪些知識點被遺漏了。

3.巧妙自學。

除了在校園,在課堂上的學習,我們還需要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在課余時間,巧妙自學可以讓我們快速提升自己。尤其是在攻克難題的時候,能讓我們繞過許多障礙。

①類比

比如說我們在學地理的時候,老師經常會用自己的拳頭比做地球和太陽,來演示地球的公轉和自傳。這些我們無法親身體驗和經歷的知識,選擇用我們熟悉的事物來類比,可以幫助我們迅速掌握原理。

②想象

當我們讀《滕王閣序》時,可以跟隨作者的文字,來想象一下古時的美景與盛況。“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樣的描述,如果單憑現代漢語的翻譯而不去想象,是無法感受王勃當時的心境、中華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滕王閣的美輪美奐。

想象能讓我們的大腦留下深刻的印象,許多人之所以很難將全文背誦下來,就是因為沒有進行合理的想象,也無法加深理解。再加上文言文與現代漢語還是有所區別的,背誦就成了大家頭疼的大難題。

③轉述

當一個知識點,你能完整無誤地向別人講解,并且保證對方能夠完全理解的情況下,就說明你已經完全掌握了。

在自學時,我們可以把自己同時想象成老師和學生。作為老師的你,是不是能讓作為學生的你正確理解所有知識點呢?如果不能,那就再去排查自己的弱項,反復鉆研,直到攻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小明的學習方法分享引發了大家對《如何高效學習》這本書的極大熱情,這本書也被列為了當地諸多學校的必讀書目。畢竟有了它,許多學生就有了變身學霸的可能,距離夢想也就更近了一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