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馬,高中還沒有畢業就被國外的一所高校看中,提前破格錄取。在得知這個消息后,興奮中略帶一絲傷感。
開心的是在我們都不知未來到底何時會來的彷徨年代,她便如此輕松的得到夢寐以求的一切。
但這也將意味著我們的之間的友誼即將在這個夏天畫上一個省略號。
放學后,我找到小馬跟她道別,她說,不如去我家吧,以后就不能再見面了,我讓我媽為我們做些我們愛吃的菜,也算是送別的回憶。
事實總是難料,她媽媽干完活很晚才回來,好像一臉不悅的樣子,跟以前我所認識的她完全是另一番模樣。
不僅不給我們做飯吃,她獨自吃完飯,把我們晾在一邊,坐著一言不發。
饑腸轆轆的我睡夢中驚坐起,原來是夢一場。
2.
小馬是我的小學同學,也是我曾經的好朋友。小學畢業后我們又一起在同一所中學念書。
我從小就很羨慕她。
不僅是因為她成績好,而是她總能擠出時間來看其他課外書。我們除了嗜辣小吃貨一族這點共同的小愛好以外,最大的不同是在我們這群小伙伴中她是成績最好也是最勤奮好學的。
每次看她利用下課時間把書半放在抽屜半放在腿上,津津有味的看書的時候,一種對她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在我連正兒八經的教科書都啃不進去的時候,她不僅能做到學習上名列前茅,還能看不少我連聽一下名字都毫無興趣的《駱駝祥子》、《茶館》……
我總覺得對她所熱衷的事,提不起任何興趣,況且,我為什么要讀這些“無用”的書,做這樣徒勞的事情呢?
10多年過去了,我們在初中畢業后就沒有再聯系了,相信她應該過得很好,一個愛讀書的孩子在哪都不會孤單。
或許這個夢在向我預示著什么,想想幼時就愛讀書的小馬,和這些天看的幾本兒童教育的書籍中,我發現了這千絲萬縷之間的關系。
3.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兒童學業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他沒有學會思考。”
他認為,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誰不善閱讀,他就不善于思考。
這就是說,我們在教育孩子和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的時候本末倒置了。
父母都在強調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在為孩子如何才能提高分數絞盡腦汁,參加各種課外補習班,每天陪著孩子寫作業,通常父母為了讓孩子一心撲在學習上不準讀任何課外書,認為會影響孩子學習,結果如何呢?
父母越是不給孩子自由的閱讀時間,不早早的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越是步步緊逼,其結果適得其反?
不信你環顧四周,再看看你自己,就是最好的證明。
小馬的成績為什么一直以來都是優秀的,因為她愛上了閱讀,在一次次的閱讀中培養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更開闊的思維。所以,她成績好是必然的。
為什么有的孩子開始的時候學習成績不錯,隨著年級越高,反而成績呈下滑趨勢,力有余而心不足,除了其他個別因素外還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是沒有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我身邊的人不管是孩子還是成年人,沒有一個人真正愛上閱讀后不是受益匪淺,收獲頗多的。
當然,即使讀了很多書,如果你依然是憤青一枚,或者整日郁郁寡歡,心胸狹隘、時而發出活著真沒意思的感嘆。
我想你可能誤會了閱讀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