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在微信的公眾號上看到一篇文章《大學生與農民工》,文章通過將大學生從小到大的上學費用和同齡農民工輟學打工賺的錢做對比,想表達的一個主題就是:大學生,你遠不如農民工!因為你畢業之后出來拿到的工資大部分都還沒他們高,他們十幾歲就開始給家里賺錢,不用父母補貼他們,而二十多歲的你卻還是要家里給你錢,出來工作都是快到三十歲的年齡,然后又要父母為你準備結婚的錢、養孩子的錢,而那些輟學的農民工他們二十左右就已經成家立業,甚至有了孩子,所以大學生和農民工之間的差距不止是一個孩子的差距。
等到第二天居然發現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在轉發這篇文章,無論是年過半百的父母還是已經就業的大學生,對于這篇文章的反應都是唏噓不已,慨嘆深情被讀書所辜負。而圈里那些半途讀不下去書便輟學打工的朋友,則是以此為傲,笑對學霸與知識。
看到這種情況,我真是無力吐槽……
十幾載寒窗苦讀的大學生怎么就不如那些在學校逃課鬼混而輟學打工的農民工了呢?嗟乎,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并非偶然,在這個市場經濟的大時代下,利益至上,金錢至上,只有money才是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如果知識不能轉化為財富,那知識就是一坨臭狗屎!今夕何夕?嗚呼!
在任何時候、任何階段,讀書都是人類必不可少的生存方式之一,一個沒有知識做精神食糧的人難以想象,一個沒有讀書就步入社會的人可怕至極,一個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注定是遺憾終生。
讀書,不一定改變命運,但一定會改變你這個人!
從我說起,上了大學,并沒有讓我覺得很牛逼,但身上的屌絲氣被書生氣漸漸洗禮,在大學里,我經常去圖書館,什么類型的書籍我都會看,越看越覺得自己知識淺薄,視野狹隘,在浩瀚的書海中,自己就像一滴水珠那么的渺小。我試圖通過閱讀大量的書籍來增長自己的見識,開闊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思想。
開始閱讀的時候,讀完一本書總是會忘記,于是就開始做筆記,做摘抄,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慢慢的,在不知不覺中,自己的談吐、思想,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觀。
我有幾個發小,打小就一起玩,后來他們幾個有的因為父母離異,有的因為自己不愿讀書,在初中就都輟學了。那時的我好羨慕他們,覺得可以每天都不用早起晚睡,每天也不用做枯燥無味的數學題,也不用擔心考試成績的壓力,更不用害怕在學校犯錯被請家長。看著他們整天泡網吧、四處玩、各種浪,心里五味雜陳,也有過想和他們一起退學的沖動……
現在他們有的在理發店干,有的去當超市的促銷員,有的去當快遞員,只有我是公務員,拿著不高不低的工資,但生活很愜意。以前也很喜歡和他們聊天,現在聊著聊著發現便無話可說了,因為我們之間產生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我們缺少了共同的話題,失去了相同的興趣,心懷著不同的理想。
我想說的是,讀書不一定能給你帶來看得見的物質財富,但會給你帶來看不見的比物質更重要的思想財富。“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可以提高你內在的涵養與氣質;“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可以為你尋求到一個志同道合的異性知己;“少年辛苦終事成”,讀書終會讓你登上“天子堂”,成為“人上人”。
監獄里的罪犯多半是沒文化的社會閑散人員;街上的流浪漢沒有幾個是知識分子在乞討;從事毒品和性交易的人也沒有幾個是讀書人在做。知識與品德不成正比,但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
讀書,能把一個軟弱畏懼的慫蛋,變成一個堅毅篤定的斗士,從容面對人生的坎坷與挫折。
讀書,能把一個天真爛漫的傻逼,變成一個明辨是非的智者,火眼金睛的看破周圍的小人。
讀書,能把一個鄉土氣息十足的“田舍郎”,變成一個談吐儒雅的謙謙君子,禮貌謙恭的對待別人。
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的積累,但讀書只要一代人就可以成為精神上的貴族。
一個一字不識的暴發戶縱使萬貫家財,也遠不如一個知識白領受人尊敬。
一個中途輟學的農民工即便成為了包工頭,也遠不及剛畢業的大學生前途光明。
所以,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讀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