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起跑線,同樣的成長環境,有人讓你每天到變化,有人讓你長久看不到進步,是先天稟賦嗎?NO,是后天的習慣和專注度。一起來看:
一、你習慣性做計劃嗎?
無論工作還是生活,一個喜歡做計劃的人,往往是一個有條理的人,往往是一個從容的人,往往是一個充實的人。TA可以坦然的對打斷計劃的任何行為說NO,TA很少被突發事件打亂步伐,TA很少會感覺日子一團糟,更不會有無所事事的感覺。
有計劃,是作為管理者,非常重要的習慣,級別越高越重要。
Tips:
計劃從大到小,從遠到近,從粗到細,比如年計劃-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的順序做計劃,越來越細致,因為越細致越利于落地執行。
計劃一定要落實到文字,落實到本子上,而不是腦子里。看一眼計劃,然后執行,和腦子里想一遍染化執行,效率差的不是一點點。
二、你有隨手記錄的習慣嗎?
經常,一個靈感會不經意間出現,也許你正在沐浴,也許你正在吃飯,也許你剛剛睡醒。記錄下這靈光乍現的敏銳,回頭再看,很多時候你會佩服自己竟然有如此才情,你會得到很多驚喜。
只可惜,很多人都讓靈感成為了曇花一現、過眼煙云。當然,你也會成為了靈感的過客。
Tips:
手機備忘錄、給自己發私信、隨身帶一個小本本,是我一直用的記錄瞬間靈感的方式。回頭看看,很多的既定計劃,因為那些寶貴的靈感而更豐滿、更有建設意義。
三、你會快速調節焦慮的狀態嗎?
焦慮是魔鬼,它讓人不安。經常性的焦慮會讓人無法聚焦正在做的事情,而是怨天尤人、負能量滿滿。
如何調整焦慮的狀態?
Tips:
1、你要事計劃了嗎?
2、你隨時筆記事情嗎?
如果上面做了,那接下來這樣做: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心里默默說上三遍激勵自己的話,不宜多,一句針對焦慮的即可。比如你因為一堆事堆積無序而焦躁,對自己說:沒關系,先把計劃做起來!把最重要的做起來!在比如,因為業績不趕進度而焦慮,對自己說:沒關系,我的問題在某某方面,先把這個做起來!在比如說,你因為比別人差了好遠而焦慮,對自己說:沒關系,我比自己的昨天已經進步,只需要堅持自己的節奏繼續前行。
然后把剛剛心里說過的話,寫下來,寫在你能看到的地方,比如當日的工作日記頁、比如電腦屏角。這會下意識引導你一天,只要焦慮,看一眼就會調整自己一次。如此,就會趕走焦慮,專注于應該做的事。如此,才能讓有意義的事情往前推進,良性循環才能轉起來起來。
如果實踐下來你實在焦慮到無法專注,那不妨徹底換換腦子,比如去做做家務、大哭一場、做點“弱智”的事情:比如就一直坐那,把一堆紙剪成碎末。
有人可能會說,聽勵志故事,看勵志視頻。我的經驗是,當你真正焦慮時,首先應該讓自己狀態“正常”起來,然后勵志才有用。
總結下來:心理暗示+筆頭引導+讓有意義或能讓你逃避休息腦子的事情占滿腦子。
其實我們經常說效率高低的事,我認為效率高低真的就是和以上三點密切相關,我曾經是受害者、迷茫者,但克服了之后,卻是十足的受益者。盡管偶有反復,但主動控制力越來越好了。
以上,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