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叮鈴,被一聲清脆的手機鈴叫醒,時間定格在早上5:57;
在馬不停蹄的洗漱中,打開“羅輯思維”的APP,聽他一分鐘的早間雞湯;
隨后翻開尚有余溫的書本,將目光聚焦到前夜標記的書簽處;
6:40,在工作群里面叫聲早安;
6:55叫醒孩子,洗漱后陪他一起吃完了已經準備好的早餐;
在這短暫的陪伴里,打開手機傾聽十分鐘的“有書共讀”,然后便投入到一天的工作當中;
為了提醒、提示自己,車內也準備了一本書,文件欄內也放有一本;
當繁忙的一天被黑夜籠罩,桌子上的筆墨紙硯,正等著我用一個小時的時光去陪伴它們;
翻開略顯斑駁的書頁,貌似寫滿了不久前才翻看的印記……
……
這樣程式化的生活堅持了大半年,由刻意慢慢變成自然。偶有人認為習慣不錯,還送來會心的點贊。細細回想,進行時間管理,只為自己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給自己設置流程,讓自己獲得限制,以此更專注做些自己喜愛的事情。
早上的那次閱讀,不見得就獲得了很好的精神食糧;工作群里的叫早不見得大家都收得到;臨習顏魯公的字多年,并沒有獲得突飛猛進;反復翻閱的書籍,并沒有深刻理會其中要義……
生活,只是不停的重復,所以覺得熟悉。沒有想過自己還能堅持多久,但每一天,都會去嘗試、去踐行。
一直喜歡這樣一句話:簡單的事情重復做,你就是專家;重復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