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入了8月好事連連,親戚朋友接二連三的邀請,雖說這些好事并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但那份喜悅之情還是能夠從中分享的。
如今一有事,就要大擺宴席,吃上一頓以示慶祝。似乎也唯有吃,能夠把喜慶傳遞出去,畢竟要與眾人分享,總不能是做在一起打個牌斗個地主玩兩圈麻將所能分享的。
國人就是喜歡吃,民以食為天。大事小情,只要覺得算得上是件事情的,統統以吃為由,把一票大眾聚集到一處,吃吃喝喝聊聊天,把久不見的情誼重溫一下,加深下感情聯系。
結婚了要請客擺酒席,宣告著自己已經成家成人;生孩子了,也得擺席宴客,告訴大家我門有后,以遞宗室;搬家了,還得請客,告訴親朋友新居在此,以后常上門走動。如今孩子考上大學,也得請上一番,以示大眾我兒出息,已初成材。
人們,有喜事自然想讓更多的人知道,最起碼是得讓親朋好友知道,在這個小圈里傳播開來,才能讓他們在大圈里再傳播。
越是長大越是覺得吃席沒有意思,生活條件好了,已經不覺得吃是種享受。席面終究還是那些東西,不過是雞鴨魚肉,葷素搭配湯湯水水,酸酸甜甜十幾道湯菜。
從待席開始,到收盤結束,這場拉鋸戰式的席可以吃上三四個時頭。不知道其他地方是怎樣的一種風俗,在北方老家,這種流水席,絕對是讓你吃到最后如坐針氈。
在老家的流水席,當地人稱為三八席。所謂三八席就是八個涼菜,八個清湯,八個硬湯。總共二十四道菜品,不帶重樣。先上幾盤涼菜打開胃口,隨后上清湯以潤肝腸,再上足湯足料的硬湯以填闊肚,一桌八個人吃到最后也是仰著脖子往下咽,畢竟不能浪費了不是。
2
十多年前,浪費的情景還是挺嚴重的。雖說沒有什么多昂貴的菜品,都是些日里常見的,但是吃不完的湯碗端下去還是要被倒掉的,有養豬的會收集起來將殘羹喂豬,有養狗也會多少弄些讓家狗也開開葷。
那時誰要是吃不完說帶走,會讓人笑話的。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思想,也許就是為了面子,與其浪費也堅決不帶,不然讓別人看扁了自己,覺得自己好象很窮極沒成色似的。
社會風氣形成了那樣潛移默化的心理,人人走到哪都要顯得很豪氣不在乎,好象這樣就很牛氣。出門吃個飯,三口五口吃上幾下,剩下的也沒人打包,人走席散只有當作垃圾扔掉。
自從社會大力宣揚“光盤”行動后,風氣確實有所好轉。吃不完可以兜著走,只要能帶就帶,堅決不剩下。所謂浪費就是犯罪,要么不吃要么吃完要么帶走,絕對是不能吃一半扔一半,那樣不僅是浪費了主家的一片深情厚意,同時也給自己造下的惡業,說不定某個時期就得償還這種浪費帶來的惡果業報。
如今的灑席已非往年那樣的寒酸,攀比心理還是一直存在,就算再差錢的,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摳。要么不請,要么請了就弄個好點的,不然讓吃了嘴的鄉眾還得說上這酒席弄的不咋地。
3
大酒店講的是排場,飯菜質量吃的是花樣,其實味道也就那樣。按實惠來講,大飯店其實不如小飯店實惠,但是要場面要頭臉的,還得選擇大酒店來裝點自己的門面。小飯店,吃的就是味道,吃的是鄉親們的那們熱情。
三五熟知簇擁一桌,劃拳猜酒呼五喝六,暢開了吃暢開了喝,并沒有太多的拘束。整個宴席廳是人聲鼎沸,此起彼伏,大人的說笑聲,孩童的吵鬧聲,不絕于聲甚至是熱鬧。
試想下粗慣了的人一下讓進去高檔大酒店,輕聲細語的說話,哪能暢意過癮。與其吃的再好,也沒達到玩的開心。吃只是附帶的一個行為,聚一起玩才是正題。
宴客其實就是找了個理由,讓大家相聚一堂歡樂歡樂。認認這門親情,續續這門友情,告訴你我我們還是有所聯系的,如若不然你還在你家吃著你的炸醬面,我還在我家喝著我的小米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