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你正常嗎》中,何炅談及去吳昕家做客,“客廳中間放著泡腳盆”;謝娜則吐槽吳昕家甚至沒有下腳的地方。
大多數人都一樣,家里堆滿了東西,亂得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有時忙碌一天,推開家門一看,無論坐哪兒都覺得不舒服,整個人比上班的時候更累,地上要是亂七八糟的,你一定也會把包包隨手丟在地上。
有的時候心血來潮想要打掃,可是又沒有時間,“算了,就這樣吧”這種破罐子破摔的心態,慢慢就會養成做事拖拉的壞習慣,拖延癥越嚴重,房間里就越亂,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其實家里的東西都“太”多了,而且這些東西大都是沒有意義的雜物,我們被這些雜物耍的團團轉,耗費了許多寶貴的精力。
來自日本的有川真由美在新書《極簡生活》中,教我們和“雜物”打交道的3個技巧,我們需要學習把多余的雜物處理掉,擺脫雜物的支配。
STEP1:不添置
過上極簡生活的第一步,就是要養成“少買東西”的習慣。
我剛畢業,獨自在外生活時,每次逛超市,都會囤上一堆日用品和食品,一看到打折的商品生怕錯過這次優惠,都要買回來。
久而久之,家里就堆滿了用不上的東西,或者是“買錯了”的東西,不僅沒有充分利用,反而占用了空間。
“不添置”這個技巧不是讓你什么都不要買,而是思考什么東西是“必要的東西”和“真正喜歡的東西”,不要把錢浪費在亂七八糟的東西上,才有足夠資金購買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tips:
A.去熟悉的商店買東西,出門前列好清單
生活中,比如你記起紙巾、雞蛋用完了,馬上去超市買,到了超市卻被各式各樣的優惠活動吸引,最后回到家才記起來,該買的沒買,卻買了一堆沒用完的物品。
所以出門采購前,有一份購物清單是很有用的,這樣需要的東西不容易有遺漏,也節省了漫無目的瞎逛的時間。
B.用租賃或一次性用品代替購買
使用頻率特別低的東西可以用“租”的,或者直接購買“一次性用品”。比如招待客人用的餐具及物品等等。
C.不拿免費的東西
對于深受朋友圈點贊轉發領取免費禮品的活動騷擾的朋友來說,這個建議是最實用的。
沒有人不喜歡免費的東西,在生活中,你也會經常看到很多人一大早排隊去領取免費的獎品,他們可能認為小樣、小禮品“很劃算”“不拿白不拿”“這點東西是不會占地方的”。
不幸地是,免費的東西一般都不合你的品味,也不會在生活中發揮出太大的作用,反而越積越多,給自己增加了負擔。
D.替換品能少則少
毛巾、床單、內衣這類需要換洗的東西,原則上是能少則少。
現在像毛巾或者內衣這種貼身物品質量參差不齊,價格也是天差地別,與其買一堆便宜貨,還不如買質量好的,用著也放心,心情自然愉悅些。
STEP2:大膽扔
對于父母長輩來說,扔東西似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像他們一輩子節省慣了,寧愿把不用的東西儲藏起來,也不情愿扔掉。
而這些雜物就跟贅肉一樣,一年比一年多,把我們牢牢困住,害得我們都動彈不得。
tips:
A.“現在不需要”的東西要立刻扔掉
人們往往“不舍得扔”的原因是對未來的擔憂(“也許哪天就會用上”)或者是對過往的執著(“這是我從小用到大的”)。
我家書柜上有很多學生時代的課本,我都完好無損的保存,盡管很占地方,但總覺得有一天會翻開來查資料。但事實上,畢業后再也沒有翻開過。
現在我的判斷標準是需要的東西就留著,其他的統統扔掉。
B.“屬于過去的東西”要扔掉
我曾經把學生時代和朋友的書信、禮物全部保留下來,并沒有扔掉,擔心如果丟棄就是把這一部分的回憶全部扔掉,殊不知它們帶來的經驗與回憶,早就成為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果有些東西你實在不舍得扔掉,可以選擇送人, 或者拍照紀念下來,再將實物處理掉。
C.“屬于遙遠未來的東西”也要扔掉
“等我有時間了,就能看這本書了”“等我出門旅游的時候,這些化妝品小樣就能派上用場了”其實,你會發現,我們永遠都“等”不到這樣的時刻。
大部分會認為“這些東西現在扔了,萬一哪天要用怎么辦。”事實上你會忘記這些東西的存在,只會在你偶爾清東西才發現在原來我還買了這個物品的。
STEP3:巧收納
通過“不添置”和“大膽扔”控制物品的數量后,下一步就是把已有的物品“收納”好。
tips:
A.明確每樣東西的固定位置
你總會碰到這樣的人:每天都在不停地找東西,她們把新買的東西隨手一放,拿出來的東西隨手一放,用完了再往抽屜里塞。
要避免天天找東西,就得明確每樣東西的固定位置。定好每樣東西的位置,用完再放回原位。
比如我們常用的鑰匙、手表、手機這種隨身攜帶的物品,一定要記好放在哪個固定位置,就不用花時間滿世界亂找了。
B.做到一目了然
如何擺放東西也是有一定技巧的。最簡單的方法是把東西歸類,把同一類型的東西放在同一地方。
下一步,是讓東西變得更“好拿”,書和文件之類的東西最好豎著放,內衣要先疊一下,再整整齊齊擺好,這樣,哪里有什么就一目了然。
C.把使用頻率高的東西收在一起
我們經常會有一些外賣單,優惠券等小物品,如果隨手一放的話,等到要用的時候就翻箱倒柜,不如把這些使用頻率高的東西集中在一個文件夾里。
也可以考慮東西的用途擺放,比如用來擦桌子的海綿可以放在水池旁的角落,隨用隨拿。
D.盡量少用收納工具
籃子、盒子、箱子、衣架等收納工具盡量少買,因為有了這些收納工具,家里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
把亂七八糟的東西統統塞進收納盒,反而不知道里面到底裝了什么,整理起來更麻煩。
只要養成這些好習慣,讓自己生活在干凈整潔、沒有太多雜物的空間,能讓心情變得更平和,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
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不會被多余的東西弄得頭暈目眩,可以把能量盡情使用在真正必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