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為你推薦的電影是《天才少女》,豆瓣評分8.1。
故事挺簡單,講了外婆伊芙琳和舅舅弗蘭克爭奪天才少女瑪麗撫養權的故事。當然,如果僅僅是講訴訟,那么這部電影根本沒有推薦的必要。它最撼動人心的是隱藏在爭奪背后,人生該如何選擇才幸福的思考。
不知道上學時你的班上有沒有天才少年。大叔的班上就有一位“天才”少年,這位小同學(要小全班同學四歲多)嗜睡,白天上課盡是睡覺,晚上也沒見他怎么看書,可是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一天睡到晚也有好成績,這讓我們這些埋頭苦讀的學生羨慕不已。
而《天才少女》中的小女孩瑪麗直接甩大叔的“天才”同學幾條街。
她3、4歲開始自學數學知識,7歲便能夠解微積分難題。擁有如此高的智商,這小女孩應該被名校破格錄取才對,然而,舅舅弗蘭克卻帶著她躲到一個不知名的小鎮,強迫她上當地最普通的小學。
這絕對是暴殄天物啊。難道弗蘭克有嫉妒英才的心理疾病?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作為一部主旋律的家庭片,導演自然不會做這種自掘墳墓的事。
實際弗蘭克如此怪異的行為背后隱藏著一個驚人的秘密,而這個秘密隨著外婆的出現逐漸浮出水面。
原來,瑪麗的母親也是一位數學天才,但外婆一直對她嚴加管教,讓她一心撲在數學研究上。雖然瑪麗的母親是數學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但她卻在外婆的管教下遠離了人情世故,就連初戀也被外婆痛下殺手、棒打鴛鴦。
最終,瑪麗的母親在層層重壓之下選擇了自殺。在臨終前,瑪麗的母親千里托孤,把瑪麗交給舅舅弗蘭克,并要求他讓瑪麗過正常人的生活。
帶著姐姐臨終的囑托,弗蘭克放棄了大學助教的優渥待遇,和瑪麗躲到了一個偏僻的小鎮,邊修船邊把瑪麗養大。
直到瑪麗七歲去上學,這位天才少女才被老師發現,校方希望瑪麗去天才學校上學,可是弗蘭克卻一萬個不愿意。就在校方和弗蘭克一來二往之中,瑪麗的外婆艾芙琳竟然得到了消息。
一場天才是該過普通人的生活,還是應該珍惜上帝給予的天賦為人類作貢獻的爭執,由此在法庭和母子之間開始。
在這場爭論中,大叔更傾向于過普通人的生活。大叔一貫認為,人生最珍貴的并非是事業上取得成功,而是家庭的幸福。有句話說得非常好:
當你倒了,工作有無數人可以頂替,而家庭缺了你天就徹底塌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鐵娘子”撒切爾夫人,身為英國首相當年在政壇可謂呼風喚雨,然而她卻忽視了家庭,特別是對子女的教育。
由于對自己的龍鳳胎子女一直疏于教導,女兒一生與她關系冷漠,兒子則成了“混世魔王”和騙子。從政壇退下之后,撒切爾夫人晚景凄涼,無數次后悔放棄家庭從政。更令人扼腕的是,她去世時兒女均不在身邊,最終一個人孤獨的死去。
當然,撒切爾夫人畢竟是特例。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我們既不會如瑪麗一般超人聰慧,也不會像撒切爾夫人一樣政務纏身。所以,我們還有第三個選擇,那就是平衡家庭和事業,讓人生沒有缺失。這方面,香港的現任特首林鄭月娥就是非常好的一個例子。
讓我們回到電影。
雙方的爭執都有道理,都是全心全意為瑪麗著想。那么,結果會怎樣?是舅舅帶著外甥女繼續過著逃離世俗、顛沛流離的生活,還是外婆帶著外孫女站在數學界前沿為人類做貢獻?
大叔顯然不會劇透的,看電影去吧。
注釋:《天才少女》(Gifted),導演馬克·韋布,2017年美國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