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沒有標準答案,人不是只有一種活法,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個和你活得不一樣的人,以及不一樣的幸福感。——《好嗎 好的》
很喜歡這句話,它來自大冰的《好嗎 好的》。
大冰的每本書我都買了,關注過他的微博,還曾好奇的想著某個除夕去大冰的小屋。
你若問我為什么喜歡大冰的書?
大概是因為書里那每個精彩的故事,還有那一時半刻的激勵和那談笑間的煽情吧!
網絡上關于大冰的書評,我看過很多。有理有據的喜惡,粉的、黑的、瞎起哄的相當激烈。脫離現實也好、矯情裝X也好、虛偽囂張也好,說來也是正常。
畢竟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三觀。喜歡就好,不喜歡略過便是。何必去做一個四處叫囂不明事理的噴子呢?
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的被我們稱之為藝術。不管是一部文學創作或者一部電影,更甚至于一部兒童繪本。也許你讀過余華的《活著》,你感悟生命的脆弱與堅韌;也許你讀過路遙《平凡的世界》你體會平凡才是生活的本色;也許你讀懂了張愛玲對于世俗愛情獨特的看法;也許你被渡邊淳一《失樂園》中的凄美感動的潸然淚下;也許你被那些色彩豐富圖案簡單的兒童繪本逗的齜牙咧嘴的笑......
但你應該明白書中的故事只是作者展示給讀者的千千萬萬種的生活方式中的一種,合上書后的決定權依然屬于你自己呢?
你將一本好看的書推薦給別人,卻被冷嘲熱諷是偽文藝青年;你喜歡健身、喜歡旅游、你向別人分享其中的快樂時,會被人認為你是在顯擺。因為他們不懂快樂是藏不住的,你的分享并不等于同化。
你花幾百塊錢買個圍裙、你在外用餐必先開水燙洗碗筷,你每周給自己買一大束花或者衛生巾要用蠶絲的,會被人認為是一種矯情,你想把生活經營的精彩卻被看做是一種居心叵測。就好像看美劇的人會覺得看韓劇、港劇的人品位糟糕而不是自己不愿意被感動。
你熬夜加班,有人說你自討苦吃;你婚姻失敗,他們說早跟你說了你不聽;你失業難過的要死,他們說你裝腔作勢,不就一份工作嘛!
.......
與其說毒舌的講“這個世界總是會有一些人見不得你好”,
不如說快樂分享錯了人就成了顯擺,難過傾訴錯了人就成了矯情,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應該懂你的不容易。
我們總是認為不管是找伴侶,還是交朋友都要找三觀相合的人,這樣會舒服很多。
人是一種需要互相認同認可的生物,每個人的經歷和生活注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認識與自己的標準,這個形成的過程也是潛移默化的。三觀這東西沒有對錯之分,也沒有一個標準。但清晰的三觀的有個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不強拿自己的三觀去要求別人的三觀。
就好似你喜歡以夢為馬四處闖蕩,也支持我在家里養魚種花、健身閱讀的安穩生活;你喜歡出入高檔酒店用餐,也懂我路邊攤擼串啤酒的樂趣;你覺得假期應該宅在家空調、游戲、葛優躺也會給我在外浪的美照點贊;
每個人的生命中位置都不多,能將你請進生命,就別將他心里那美麗的小屋,理解為違章建筑。
就像我們閱讀每一本文學作品時,要懂得閱讀并不是一件功利之事,我們唯有拋開那些故事的真假,行文用詞,全身心的投入到作者展現的那些喜怒哀樂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故事中那絲悸動,不需要奉承,更不需要戾氣、沒有來由的輕蔑、和不明事理的評價,來證明你懂得欣賞。要的是那份合上書時,你還能回味心頭那份久久不曾褪去的感懷和能去感恩那次不期而遇的遇見。
人與人的相處,亦是如此。
寫到這里我想到了大冰《乖,摸摸頭》里面的一句話:
“哪怕我們自己甘心安居金絲籠中,但是當我們看到那些自由的鳥兒在陽光下盡情起舞沖向藍天時,也要為它們羽翼的光輝而歡呼。一時之間倒被勾起了一絲興趣。”
也許生活的顛沛流離、掙扎于生存邊緣的你哪里還有心思去考慮夢想與遠方。但是這個大千世界,世間百態你所見到的只是皮毛而已,千萬人有千萬種活法,蕓蕓眾生,有人像雜草一樣活著,也有人瀟灑不羈的活著,大家都只是按照自己認為幸福的方式活著,認認真真的活著。
畢竟,面對于別人的生活我們只能算是看客,不是體驗者。不管是伴侶還是朋友,三觀注定了合適與否,而寬容與尊重才是相處舒服的必然條件。
因為舒服的相處,從來都不是尋找共同點,而是去欣賞不同點。
寫在結尾:
你好,我是薇心!擠著時間追完了《歡樂頌2》,不可否認這部電視劇貼近現實,強烈的代入感,讓劇中的五美五男成為了最近身邊被熱議的話題,安迪、關關、小包總的呼聲最為強烈,每個人都有各自喜歡的角色,也許是性格方面,也許是形象方面,但這種喜歡是否是因為自己所渴求的那個自己呢?從第一部到第二部,我還是最好感曲筱綃這個角色。雖然是個非常容易引起人好惡感的角色,但她好的地方,卻在于活的夠自我,夠坦誠,真實直接、古靈精怪、聰明通透。
*作者:薇心,80后職場媽媽。在那一個瞬間與你共鳴,就是我最大的初心。
*本文為原創,轉載請聯系薇心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