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肯定對于收納沒有什么概念吧,對于一些家里的雜物,以及一些壞的情緒,都不會斷舍離,下面就和我一起來看看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寫的斷舍離吧!
一、斷舍離的定義
“斷舍離”的核心是“出,則進”“進,則出”。
斷:不輕易入手物品
舍:放手不需要之物(直面內心)
離:人·事·物的循環和代謝
二、斷舍離的實操
得:先考慮該物品的必要性,再考慮該物品的有效性。(也就是說,先考慮需不需要,再考慮有沒有用)
棄:
觀念上的斷舍離
認清所有雜物
描繪家的具體構想
雜物上的斷舍離
? ? 1.拿出雜物,俯瞰。
? ? 2.丟掉“廢品”,先“忘卻物”,再“留念物”(忘卻物,即早已忘掉的物品,留念物,即想丟又舍不得的物品),再整理。
? ? 3.以自我·時間為判斷基準,考慮關聯度,畫一個兩線交叉的坐標軸。時間分為未來,過去和現在,用來判斷該物品能在何時使用。自我則分為他人和物品,用來判斷是承載著他人的情誼還是物品的意義。
? ? 4.必要,合適,愉快。
? ? 5.收納:從“易取,好收,美觀”,來收納整理。
收納指南:
①“三分法”:大分類、中分類、小分類。
②“7·5·1法”:看不見的地方擺放物品7成滿,看得見的地方擺放物品成滿,展示性(像玄關)的地方擺放物品1成滿。
③“1 out 1 in 法”:要想加入一個物品,必須丟掉一個物品,可以平時先丟掉一些不用的物品,為增加物品留空地。
④“自立·自由·自在法”:每個物品都是獨自擺放,既工整又自由。
三、斷舍離和人生
·通過處理多余的雜物,來擺脫執念,恢復自我,發展自我,叫做斷舍離。
·舍掉物品其實是舍掉一種思維
·只擁有喜歡的物品,會使時間、精力的質量上升
·坦然面對自己的感受
·活在當下
這就是我從書中總結的幾點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