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今天回家很晚,此刻我也是非常的疲倦,因為昨晚只睡了5個小時,白天又在車間跑了一整天,說不累那是騙人的。但是自己許下的諾言,跪著也要實現,所以即使頂著大大的黑眼圈,依然要繼續寫。
今天寫點什么呢,看到曉楠姐分享的奈特在《鞋狗》中的一段反思:
我認為我之所以沒法銷售百科全書,是因為我自己打從心眼里瞧不起它。銷售共同基金時表現也只是稍有改進,因為我沒有投入熱情。
那為什么賣鞋會如此不同呢?那是因為我發現這不是在銷售,而是我對跑步的信仰。我堅信如果人們每天外出跑上幾公里,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我也堅信這些鞋更適合跑步。人們在感受我的信念后,也會想要為自己打造這樣的信念。
于是我們我們在買耐克的跑鞋的時候是因為“Just do it”的信念早已深入人心,因為認同而購買、而傳播。有些人可以自己給自己信仰,而大多數人的信仰是需要被激發的,懶惰是天性。營銷最高明的手段就是傳播信仰和理念,如耐克,如蘋果。
如今是一個人人營銷的時代,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展示自己,不再僅限于QQ、朋友圈。就好比今天白天,我僅僅發了一組車間生產照,表達了精品的產出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千千萬萬道大家看不到的工序和工人們的付出。然后就有朋友開始詢價了解,其實我什么都沒做。后來我想了下,我大概還是做了一些事情的,叫信任感,這是基于大家對于我個人的了解。想起羅胖在跨年演講中提到的:人將是未來商業的入口。這已經不是預測,而是事實了。
一個人如何才能成為商業的入口,我覺得首先他的呈現要是立體的,真實的,有血有淚有性格有溫度可以被觸碰?,F在的社會,沒有誰有多傻,虛假的呈現紅得了一時,卻很難走得長遠。真實才能產生長久的信任,有信任才有資源互換的可能。
一個人一生能夠維持的朋友數量是有限的,我們只會跟與自己三觀相似,互相認同的人做朋友。放在商業上也是一樣。一個品牌能夠服務的用戶必須是有限的,說可以服務所有人的那些絕對是耍流氓,別信??纯粗車切┳R別性極高的個人,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成就一個人個性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頭腦中所秉持的信念,而依然聚集在他們周圍的人也一定是與他們秉持同樣信念的人,就好比磁鐵只可以吸引鐵粉,再怎么努力它也是對木頭束手無策的。
所以,如果想要脫穎而出,那就努力建立自己的信念體系。如果不知道怎么建立,那就跟隨一個你認同的有強烈信念的人或者群體,世界那么大,總有一款適合你。
寫作有時候就是跟自己聊天,今天我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怎么做的,夜深人靜,這些白天來不及思考的事情,在這個時候才更清晰。我為什么總是傾向于選擇小公司,選擇去冒險經歷,不是因為大公司進不去,而是我的腦海里一直有一個信念是:我的生命是有無限的可能的,同樣,我的能力表現也是有無限可能性的。奮斗,是一種狀態,是過程,不是一個結果。所以在這個階段,我需要一個可以發揮我無限可能性的方式,最笨的方法就是不斷試錯??墒钦l又能說這不是最好的辦法呢?
我還是那個我,在奮斗的路上前行。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