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找工作,遇到一個創業孵化器公司,看著企業的簡介,我竟不知所云,經過百度查詢之后,我終于明白了一些:所謂的創業孵化器就是為初創業公司提供各種幫扶服務的中介公司。你沒資質,我幫你注冊;你缺少辦公地點,我租給你;你對工作環境不滿意,我幫你安排裝修;你缺員工,我幫你招聘等等。
好吧,弄明白之后,我突然覺得自己和外部世界有些脫節,什么都不清楚。每日重復著無驚喜的工作,家庭和工作兩點一線的固定節奏,以及懶散枯燥的周末。這些我選擇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使我自我封閉,并且漸漸麻痹,越來越盲了。世界每天都有不同,新的事件,新的事物,我卻每天過的都一樣,什么都不了解,什么也不敢嘗試。不行,我得做點什么!我開始有目的的找一些高質量的APP,然后我遇到了簡書,在里面我看到了很多正能量的文章,了解到了什么叫做斜杠青年,我心里的小火苗開始燃燒了,我越來越想知道,我可以從哪里開始改變。
看了很多簡友的文章,都是建議先增加知識的儲備,那我就從增加外部知識輸入開始吧!
增加閱讀量,不,應該是說,養成閱讀的習慣更貼切,通過閱讀贈與我們的價值觀和閱歷是自己多年都未必能了解和經歷的,這也有助于快速成長。有時間的情況下,我準備盡可能的多看一些書,對于碎片時間,可以用來看一下高質量的新媒體文章。如果連看得時間都沒有,那就見縫插針的聽一些音頻文章或是課程,擴展自己的認知的深度和廣度。
旅游也是一個豐富閱歷的機會,在做一個旅游計劃的時候,我們勢必會對即將要去的地方做一個了解,查詢一下歷史背景,地理位置,風土人情等等,等到真正開始旅途的時候,切身的再去體會一下,這也是一種輸入的形式。
想辦法與外界建立聯系,這部分我已經做起來了,我參與自己感興趣的社團和微信群,找到頻率相同的小伙伴,共同監督和進步,從意識到自己需要有所改變之后,我加了兩個付費群,一個是知識分享群,群主獨特的觀念和做事方法,更新了我的思維方式:她一直秉承的觀念就是先利他,不計較,最后自然會得到利他利己雙贏的結果,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我覺得這種思維方式特別好,和我以往的思維模式并不一樣,我在慢慢的適應并且想辦法實踐;另一個是寫作技巧群,還沒有開課,群主已經將投稿的福利公布給大家了,雖然那種風格的文章我一直沒有寫過,但還是有些躍躍欲試,下一個文章我想試一下,不為投稿,只為自己踏出那一步。
有了以上輸入的準備,還需要做一些輸出。
讀完一本書或是一篇文章之后,可以寫一些自己的感悟,或是做一下拆書,為的是使書中的內容與自己的體會和價值觀做一個鏈接,加深印象,使外界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量;一段旅行進行中可以記錄下美食美景,發生的故事,有趣的片段,旅途結束后可以對整段旅途的所感所想做一下記錄,不求想法多么的有深度,但求給自己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與同頻率的人多建立聯系,互相支持鼓勵,共同監督完成一件挑戰自我的事情,我想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當然,輸入輸出的方法和途徑有了之后,堅持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堅持持之以恒或是有頻率的輸出,能使自己的視野越來越開闊,閱歷也會越來越豐富,生活也會每天都充滿著期待與驚喜。
我不想盲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