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編輯:木加南
推薦理由:作者帶著自己的思想,用非常“霸氣”的筆法給我們深度呈現(xiàn)了她所了解與感知到成都:包容、有文化底蘊、有理想、有煙火氣息。全文讀來語言簡潔、一氣呵成,作者觀點明確,于夾敘夾議中構(gòu)架了“來了就走不掉的成都印象”!
木加南精選推薦并分享!
春熙路,小酒館,寬窄巷子,339,錦里,火鍋……提起成都,是不是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一系列的網(wǎng)紅打卡地和美食?
如果,想要深層次地了解成都,單純的這些還是欠妥的,相對于當前的成都來說,這個印象也有點過于表面。
我有在成都十年的生活經(jīng)歷。十年間,她給予了我寬容,教會了我坦然,也賦予了我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種力量。
1、我所認識的成都,是一座包容的城市。
畢業(yè)那年,帶著青春的不羈與張揚,我只身一人來到了這座陌生的城市。從此,我與成都結(jié)緣。
初來成都,周圍的一切都是不熟悉的,語言、生活習慣、氣候環(huán)境都與北方有天壤之別,剛參加工作壓力又大,曾經(jīng)有那么一些時日是想要打道回府的。
艱難的猶豫期間,房東阿姨用她的熱情給我?guī)砹藴嘏?/p>
阿姨是社區(qū)志愿者,國慶節(jié)她特意上門來慰問獨在異鄉(xiāng)的我,還邀請我參加社區(qū)的活動,又幫忙給我介紹朋友,很快我就將煩悶拋到腦后了。
感謝成都人民的接納。
2、我所認識的成都,是一座有文化底蘊的城市。
早出晚歸,城市行走,成都漸漸地引起了我的好奇。她的熱情,大氣,沉穩(wěn),吸引著我忍不住想要走近她,了解她。
據(jù)《太平寰宇記》記載,成都名字的由來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jīng)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
金沙遺址是商周時期的古蜀文化遺址,遺址內(nèi)含大型宮殿式建筑、祭祀場所、住宅區(qū)以及墓地等遺跡跡象。太陽神鳥就出土于金沙遺址,太陽神鳥的圖案在成都隨處可見。
為了紀念三國時期的軍事家諸葛亮,成都于221年建造了武侯祠。武侯祠是民眾對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肯定和贊譽的載體,也是三國遺跡的源頭。
曾經(jīng)有一部國外的記錄片說,我們欠杜甫一個諾貝爾文學獎。杜甫的詩,包含了偉大的家國情懷。杜甫為躲避“安史之亂”,攜家由隴右輾轉(zhuǎn)至成都,落成茅屋。詩句“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中提到的便是成都杜甫草堂。今日的草堂堂前東穿花徑,西憑水檻,既有詩情,又富畫意。
3、我所認識的成都,是一座理想之城。
2008年震后,成都漸漸迎來了新的機遇。隨著騰訊等知名企業(yè)的入駐,創(chuàng)客中心、工業(yè)產(chǎn)業(yè)園、會展中心等相繼落成,成都迎來了更多的商機。近兩年來更是“加碼”上千個新機遇,為廣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成都的雙機場,目前已開通運行。
在成都,我看到的是為生活而努力,為理想而拼搏的人們。有人說成都偏于休閑,我理解的成都,是思想上的休閑,休閑不妨礙追求夢想,不妨礙創(chuàng)新,不妨礙加速發(fā)展。
4、我所認識的成都,是一座具有煙火氣息的城市。
我想,我已然愛上了成都。
火鍋是成都最為著名的美食標簽,但是我最喜愛的是成都的老街,那里才是真正的百姓生活,自帶煙火氣息。人們喝茶,擺龍門陣,掏耳朵,打牌,活生生地把最普通的市井生活,過成了作品中的詩情畫意。
經(jīng)常有人說“少不入川”,這個形容已不再適合今天這座古老而又富有活力的城市。在西南這片沃土中,成都正以全新的姿態(tài)登上更高的舞臺,解鎖更多的奇跡。
遙想當年,從最初的抵觸到現(xiàn)在的熱愛,我和這座城市,已悄然融為一體。與其說這是一種人與社會的和諧,不如說這是一種發(fā)展歷程,我已淹沒在歷史滔滔向前的洪流之中。
我不知道未來還有多久,我只知道,成都,是一座來了就走不掉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