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山若夫
-1-
成都這個地方,我是早就該去看看的,只因生命中約摸有四年的歲月和四川有關。
在一個充滿活力的季節里,成都之旅終于成行,我懷著幾分激動和喜悅踏上了“天府之國”的土地。縱然燥熱的天氣添了幾分浮躁的心情,當疾馳的列車外面土地變得更加平坦時,心自然也變得豁達了。
踏入成都的街市,大都市的繁華景象便躍然眼前。川流不息的車輛,滿身充滿都市氣息的成都人,盡帶巴蜀風味的建筑和雕塑無不讓人眼花繚亂、應接無暇。人們都說走在成都的街頭見得最多的便是被秀美的巴山蜀水所養育的美女。這話一點不假,成都的美女身上似乎總能找到些許不同的東西。
成都人是熱情和直爽的,或許和這里獨特的人文有關。在這個充滿現代文明的大都市,你依然能找到許多溫馨的場面。主動扶起摔倒的老人,熱心地給這個城市的陌生人解疑解難。總以為繁華的都市下映射的是都市人那顆冷漠的心,然而置身于成都卻得到不一樣的感觸。
以前曾聽過一句話:當你坐飛機聽見一片麻將聲時,便知道是成都到了。這句話雖為戲言,但四川麻將確實很有名氣。成都人愛喝茶也愛打麻將,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很容易便能見到茶館的身影。茶館里經常賓客滿座,他們或喝茶聊天,或打打麻將,聽聽評書,一天的時光很快就溜走了。
街市上的茶館或高雅,或質樸,總能讓你捕捉到成都這座城市的味道。也因愛上成都,知曉了著名的評書藝人李伯清,離開成都后經常會在網上聽聽他的評書。他講書很接地氣,幽默又充滿人生的道理,閑暇時聽聽也是一件樂事。
-2-
在成都期間,朋友常約出去喝喝茶,在百花潭公園的擷英園里點上一杯茶,一坐便是大半天。
百花潭公園與杜甫草堂相鄰,環境清幽,是喝茶的好去處。傳說百花潭的由來是因浣花溪處一位家境貧微的民家女子有一天為病僧洗滌袈裟時,潭中飄滿百花,故名"百花潭"。
公園內有一株唐代的銀杏,大抵要幾人合抱才能抱下,枝葉繁密,是公園內獨特的景觀。園內另一處獨特的景觀便是慧園了。慧園是據巴金《家》中對園林及其建筑的描寫為藍本設計和修建的,屬于典型的川西民宅風格,里面陳列著巴金先生生前用過的一些家具和手稿。走在里面,一種濃厚的文學氣息撲面而來,讓人精神得到一次洗滌。
成都是一座文明而又古樸的城市。在那些鱗次櫛比的樓宇間,在那繁密的綠蔭掩映下,你會被撲鼻而來的古樸所吸引,讓你情不自禁想要了解這座城市。
走進成都,我更想去看看的是杜甫草堂、武侯祠。“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百花潭公園里的滄浪橋古樸典雅,橋下流水不息。杜甫當年留下的詩句為中華燦爛的文化增添了沉重的一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現在草堂內的花徑和當時的花徑早已不同,無數的游人在這里留下了腳印。人總是對于近在眼前的東西不太重視,錯過了才覺珍惜。我當時住在武侯祠附近,到武侯祠很方便,自然武侯祠最是應該去看看了,但臨近離別的日子,才發現武侯祠沒去,最終因為各種原因終究未能成行,想來也是一大憾事。成都的古跡很多,他們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文化的氣息。浸潤了都市人的性靈,增添了他們的文化底蘊,使之清華其外,淡泊其中。
-3-
成都的美食似乎也是不可不談的,張飛牛肉、麻辣燙、手撕雞、棒棒雞、夫妻肺片……走進成都你就走進了一座美食的天堂,熱愛美食的你便可一飽口福了。我生活在山城,麻辣燙、火鍋自然很難誘惑我,加上我并非一愛吃之人,故而對吃的并不講究。但在成都生活期間,我卻愛上了這里的一道小吃——鍋盔。鍋盔類似燒餅,吃起來脆酥可口,價錢也不貴,種類也較多,在成都的街市上很容易買到這樣的小吃,早上起來當做早點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離開成都的日子里,看到賣燒餅的地方總能想起成都的鍋盔來。
算起來,我一共去過成都兩次,在心里,成都早已成了我第二故鄉,每次離開成都時都依依難舍。離上次去成都已時隔五年,今天的成都一定更加美麗、端莊,正在用她那古樸、才氣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人。我深深相信,她的魅力將會越發長久,更加迷人。
(轉載請記得聯系作者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