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個的靈感是前天聽了個關于演講的語音,主題是“演講沒有東西可講,怎么破?”。其中一條是做好知識管理,平時多收集故事,用時再調取。我突然想起,我曾經也做過知識管理,有個專門的文件夾。可好久沒動,曾經是怎么樣,現在還那樣。知識管理的方法因人而異,但萬事不離其宗,主要是“收集、整理、總結、實踐和分享”。
信息收集
現在網絡太發達,各種信息層出不窮。你剛看到一個好的信息,下一秒就因為其它信息而搞忘它的存在。到想起時,匆匆忙忙找,卻不知從何找起。信息實在太多了。
隨手保存。遇到好的信息,養成隨手保存的習慣。像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等等,功能強大。保存網頁、微信文章、裁剪簡單快捷。建立專門的文件夾,看到一篇好文,遇見一個好故事,保存起來。
分類整理
收集是把一大堆信息放在文件夾里,只管往文件夾保存。里面的信息雜亂無章,在用時不方便尋找。這就需要進行分類整理。分類整理的標準是:
目錄+標簽
目錄是大的分類,標簽更細化。兩者相結合,檢索的速度很快。
收集信息的當天或本周,及時分類整理。不然,時間一拖,信息越積越多,一起來處理會很棘手。況且只看一遍收藏起來,不經過任何的加工提煉,信息一點價值都沒有,和網上的百度搜索無差別。
分類整理要做兩步:一是調整到合適的文件和標簽。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不在全文保存,篩選出有用的信息,其它一律刪除。
總結思考
總結思考是對信息進行進一步整理。每隔半個月或一個月定期整理,歸納成要點。這是一個把信息整理成適合你所需要的過程,很重要。
根據整理的要點,同類的信息可合成一篇文章,再次調整目錄和標簽。整理后的信息更簡練,更精華。方式可以是提取關鍵點,利用結構思維的方式總結,或者思維導圖。 最后再重新調整標簽。
對整理后的信息備注思考。信息要經過思考,建立與學過知識點的聯系,該如何運用。都要記錄下來,備注到后面。
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把信息化為己用的唯一方式。
我在印象筆記中有一個筆記,專門記錄我要培養的習慣。需要近期培養的習慣,專門寫在日常清單中,提醒自己。比如寫工作日記、睡前50分鐘杜絕手機,多看書。然后,記錄每次遇到問題的思考、問題,可以避免類似的錯誤重犯。
多實踐,把學到的知識用起來。不讓知識只停留在記憶中,而不是行動。
分享
分享也是思考和總結的過程,每次分享都讓你的認識更加深刻。
途徑當然很多。網絡上借用一些大的平臺。比如知乎、微信公眾號。線下,可以和別人分享,像老師一樣給別人講。
總結起來,把知識用起來最好的方法就是:減少關注方向,經常記錄,定期思考,反復實踐。
我在進行一個寫作小組招募,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