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將至,共讀暫止,今日也迎來本學期的共讀總結,《怎樣與學生說話》,一學期每周四晚共同咀嚼,分析班級及宿舍教育管理難題,如切如磋,共讀的目的遠超對書本的理解,怎樣閱讀,如何思辨式深入閱讀來解決教學問題,這些都需要自省、自立,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1、教師的教育朝向是什么?
本書主題講解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是溝通類技巧。然而其溝通的目的在哪?教師只是解決學生當下的困惑或問題嗎?這樣就足夠了嗎?不夠,一點也不夠,教師要保持一定的敏銳度,剝除問題表象,而發現其根源性本質,即一切朝向引導學生發展。在如此核心觀念下“引導學生發展”的目標下,從而采取一系列教育措施,因人而異、個性化教學。
2、閱讀本書后,我認為對教師而言什么最重要?
教師的觀念最重要,由于應試、傳統式教育等環境影響,教師們或多或少都帶有些積習(未合理教育教學),他們或許知道正確引導的理論、方法,然而積習、舊觀念等作用下,不能始終如一。這也是思維定勢所影響,教師唯有不斷閱讀學習接受新觀念,并結合教學實際對照反省踐行新觀念,從而逐漸內化為自身內在觀念,才能放入自身教育教學的兵器庫里,才能技巧嫻熟、淡定從容。
3、如何引導學生發展?
教學是場個性化的教學,孔子門生三千余人,各有所長,是因材施教的典例。教師于教學本身,就是以身證道、言傳身教的過程。對于學生,保持核心目標“一切引導學生發展”,而后約定規則,激勵為主,一揚一抑來引導學生平衡發展。這里也涉及到不同學生不同的教育處理方式,低段學生偏向溫和愛護、正面引導的鼓勵,而中高段學生呢?他們大多泡在贊美的缸里長大,于此基于事實為主,不盲目贊美,針對不同事件不同學生采取不一樣的方法,來激勵他們發展成長。
4、積極、正面的引導是否全然適用?那適當的消極措施呢?
積極正面引導的教育方式是肯定倡導并執行的,然而對于特殊性問題的學生,適當的消極措施也會產生負強化,激勵學生的發展。當然,也結合特殊的情境,及老師的言語表達力等。這些是技巧嫻熟、經驗豐富的教師所倡導的。這些都是在核心目標下采取的教育措施。我深信,總有一條于教師于學生都雙贏的發展之路,而一切,天道下灌、以身證道!唯望積極的吸收教育之精華,豐富、潤澤自身,從而更好的教育踐行!
5、你的未來朝向是什么?你目前需努力的方向是?
未來朝向:教師精進教學、提高自我教育教學水平的同時,不斷求知、放低教師身份甚至舍掉自我、融入學生中,即“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的朝向:覺醒,導師。
目前需要努力的是:精進且專業的學科文化,及堅定且從容的教育教學實施。
6、記討論“如何由成人視角轉換觀念至兒童視角”
教師精進教學、提高自己教育教學水平的過程,其實是一個不斷放低教師身份甚至舍掉自我、融入學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自我”一點點變小、變小,而學生在心中日漸變大、變大——他們的學習快樂、煩惱、困惑,乃至每個孩子的性格和他未來的發展走向,也就是在自己的心中越來越明晰起來,我們和孩子成為同行的伙伴。這時你會驚奇的發現,一片新的天地從此展現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