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所謂的情懷粉,但可以理解那些從眾籌之際就開始關注這部電影的影迷們的心情。
12年的期盼,就像做了一個夢,就像在等一個人。
“你在夢里,我不愿醒來?!?/p>
《大魚海棠》在昨天終于與大家見面了。
總的來說,電影有淚點有槽點,但瑕不掩瑜,這絕對稱得上是一部優秀的動畫電影。
首先是畫面美到了極致。人物畫風清新唯美,風景與環境到處都彌漫著一股中國風的氣息,動時足以撼動觀眾對美學的感受力,靜時也充溢著溫婉爾雅的抒情意味。
一群大魚在天空飛翔,湖泊忽然被染成星空模樣,以及椿化身為魚的那一刻都打擊著人的淚腺。甚至有幾個姑娘在影片開始不久的時候,就開始哭了。彼時劇情尚未展開,她們這是被美哭了??!
至于劇情,也確實有一些值得被指摘的地方。
比如靈婆在知道可能會威脅到神界的情況下,為什么還要幫助椿?
棺材里為什么會有什么蛇,以及為此而犧牲的爺爺會使觀眾意識到原罪出于椿,這是不是有些得不償失或是在強行刻畫“逆天”帶來的危險?
鼠婆為什么會被封印,而她逃向人間之后,下一個接班人又該如何確定?總不能靠神界投票選出一個最邪惡的人來交棒吧。
這些都是推動劇情發展的支線,很多邏輯沒有解釋清楚也無可厚非。畢竟故事源于神話寓言,莊子的《逍遙游》本身也在字里行間里就洋溢著一股浪漫主義精神。
而浪漫是人的主觀感受,在當以美作為輔料的時候,我們對邏輯的敏感度會下降很多。所謂的邏輯通或不通,可能也只是在于我們到底有沒有意愿去投入到這氛圍里,用心去感受整個故事。
故事的主線其實非常簡單。
神少女椿化身為魚,到人間游歷時為人少年所救,但人少年因此遇難,靈魂化為魚到了神界。神少女為了償還自己欠他的,決定一命還一命,與靈婆作了靈魂交易,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救回人少年鯤。而神界還有一個神少年湫,他與椿青梅竹馬,并一直深愛著她,最后他也與靈婆交易,以犧牲自己為代價成全了神少女椿和人少年鯤。
真正的戲劇沖突并不大,但網上的負面評價卻非常多。
總結起來就是:這崩塌的三觀是撐不起整個故事的。
椿為了挽救人類少年,使整個村莊都遭到了天譴:大水淹沒了村民的家園,所有人的生存都受到了威脅。而當她意識到這一切時,仍不愿把鯤交給天神們,于是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村民。
若故事完結于此,想必大家一定會欣慰許多,所謂自己做的錯事就自己來背鍋嘛!
然而背鍋的偏偏成了湫,用湫的話說:“我最怕的,就是看你受苦”。所以湫不惜為了椿顛覆了整個神界,并在最后成為了真正為情殉身的人。
我們為湫抱不平,于是對椿這般似乎綠茶的行為充滿了憤懣,也為湫這樣的癡情人感到不值得。
然而當我們把所有的情緒都放在這個角度上時,就會忽略掉電影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思想內核:
愛,仍是唯一的救贖之路
現實生活讓我們對這些價值取向充滿了疲憊感,大家都愿意相信那些感受得到的,可望又可及的東西。而對于“愛”的信仰,卻在一次次的離別怨憎會中,淪落成了對人性最廉價的敷衍。
該慶幸的是我們仍年輕,時光未老。怕也只怕我們在日復一日的暮鼓晨鐘里,既辜負了自己的真正意愿,也錯過了荃蕙寄來的芳香。到得最后,既負了如來也負了卿。
而電影也藉由湫之口問了我們一個問題:“這世上是否有永恒的愛?”
我想是有的。
就像他在永別之際對椿說的話:
“我會化作人間的風雨,永遠陪伴在你的身邊?!?/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