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婚后 你們是怎么稱呼彼此的?

我是指尖無華。想做這個選題,源于3小時前的老同學聚會。

18個漂在北京地界上的老同學,約見在一家咖啡館里。6年未見面的小楊問:聽說你剛結婚沒多久?老公怎么沒跟你一起來呀?他是做什么的?巴拉巴拉的。

我剛接了句:我家那位爺工作比較忙……小楊瞬間高音插入:你家那位爺?不是吧?這稱呼。。。敢不敢來個親密一點的?

我:。。。。。。

01 不靈光的記憶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大美妞。

記憶中,奶奶輩稱呼對方時大都是直接喊對方名字,或者連名帶姓一起叫。也有顯得比較親密的叫法:老頭子、老婆子。稱呼雖然簡簡單單,但越簡單的東西越醇厚。那種默契之光只有在漫長的歲月中才能醞釀而來。

到了媽媽輩,稱呼對方一般都是老公、老婆,或者取彼此名字里面的字,例如小芳、曉玲之類的。聚會時,這樣的稱呼會顯得“落落大方”。獨有兩人私密相處時,那份語調的變化,配合著色彩斑斕的眼神,隨心所欲地傳達出那些的細膩而微妙想法……

可是,那時候的自己并不懂。總覺得這些稱呼“毫無親密感”。

若我戀愛,一定要轟轟烈烈,一定要對方給我個特有的“戀愛稱呼”,最好是疼到心間的那種。

02 小甜心,我期待已久

指尖,這個“土鱉中的戰斗機”,曾被我無數次鄙視。

跟男友林確定關系后,不管是林中漫步,還是雨后約跑,停下來,他總喜歡叫我“指尖”。每次我都握著小拳頭,“面部猙獰”的萬份抗議:喂!敢不敢、能不能親密點?

這時,他總會點頭哈腰:好,聽你的。然鵝,過后依舊“指尖”、“指尖”的……

而我,一直是“喂,肚子好痛啊,你來陪陪我”“喂,我心情不好,一起去K歌吧”……從來都是理直氣壯的喊他。沒有名。也沒有姓。

閨蜜曾說:特別羨慕你們這種的。好的戀情就應該是這樣子的,在對方面前可以永遠都是理直氣壯,不用刻意。而且稱呼,只是一種形式。透過稱呼和語言,傳遞出來的感情,才重要。

自然,我也認命了,那種被疼到心間、抵死膩歪的稱呼與我無緣了。

結果在100多人圍觀的廣場上,蠟燭、玫瑰,他單漆跪地,斜向上45°高舉戒指:指尖,我想讓你當我一輩子的小甜心。只要你在身邊,心就是甜甜的。

結局自然是,甜甜蜜蜜嫁給他。不為別的,就為我們最初最純的愛,也為那一聲“小甜心”。

每一個好男人,會用自己的方式愛你。你只需,從細節處用心感受,享受每一分感動。

03 老婆,要不要這么俗套

婚后,老公對我的稱呼變得非常“統一”、“押韻”:老婆、好老婆、老婆大人。

而我,對老公的稱呼依舊是:喂,親,我說同志啊等等。

寫到這里,相信不少同學會嘲笑我:哇靠!至于嗎?指尖,你是不是沒生活在這個年代啊?哪怕叫個“老公”也好啊。也太沒點創意了吧。

不得不說,老公為此也抗議過無數次,每次都被我站在沙發上,俯視而下(唉,請原諒指尖的個頭沒老公高,要達到效果,必須站得高,配合秒殺萬物般的兇悍眼神):我就喜歡這樣的,你不樂意?!

瞬間老公就蔫掉了。

心理學上說:成年人婚后的稱呼,恰恰反映了這個人在你心里的重要性。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家庭關系的親密程度。

肉麻的、矯情的、香甜的,其實似乎并不適合大妮妮的婚姻。或許,大妮妮更喜歡彪悍的、理直氣壯的、渾厚的:

喂!我回來了,趕緊的,累死我了,快來給你老婆揉揉腰~

親,最近孩子兩歲了,我們該研究點新的吃食啦!

哎呦歪,卻道天涼好個秋,我們找回點青春的趕腳怎么樣,一起去騎車吧!

……

對外,我也喜歡說:

我家那位爺說了“這個月任我買買買,5000額度隨便花”!

我家那位爺說了“今晚讓我早點回去,讓我少喝點酒,耽誤事兒”~

……

沒錯!就是這么單刀直入,隨便“呼”。


結尾: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對于指尖來說,彪悍的稱呼更無需解釋。那么你們呢?婚前婚后,稱呼有沒有變化?這樣的稱呼,是否是你從小到大最想要的“哪一款”?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