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擁有“學霸”那種,一學就是十幾個小時的精力?

自控和拖延在很大程度就是精力管理的問題1

那么什么是精力管理呢?

可以把人比作一臺智能手機,精力就是人的電池,精力和電池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你可能學過哲學,我們稱哲學是指導科學的科學。

在戰(zhàn)拖理論里精力和哲學類似,精力是支配力量的力量!

精力管理的第一步就是需要認識到:精力這個資源的稀缺性。精力本身,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zhuǎn)移的。

不是你主觀上希望自己能堅持多長時間,就可以做的到。精力是一種客觀的存在。

旺盛的精力需要一個健康精壯的身體,科學規(guī)律的作息,營養(yǎng)均衡的飲食作為支撐。

真正好的精力是全方位調(diào)整出來的。

認識到精力的稀缺性是做好精力管理的第一步。

那精力管理指的就是:

一、精力和體力是一樣的存在,可以補充、消耗和增強,這和手機電池非常相像。

拖延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精力不足和精力使用不當。

一般人對體力有比較明晰的概念,能夠理解:體力,可以補充,消耗,浪費,鍛煉增強。而大部分人對“精力”卻沒有明確的管理意識,對精力的科學使用方法也知之甚少。

很多人會周期性地出現(xiàn)這種狀態(tài):

感覺情緒低落,信心萎靡,像被抽空了一樣,什么都不想干~~~

這種狀態(tài)在持續(xù)一段時間之后,自己可以恢復過來。

這就是”精力“被耗盡和逐步”恢復“的一個例子,為什么什么都不想做了?因為電量太低,自動關(guān)機了。

這是一種被動的休息。

通過休息、娛樂放松,正向激勵就可以有效地補充和恢復精力。

二、精力和人的強壯程度、身體狀況、大腦靈活程度、營養(yǎng)狀況、年齡息息相關(guān)。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同樣也是精力的儲備箱,身體精裝健康的人做什么都會顯得精力旺盛,積極上進。

相反,身體虛弱,總是病怏怏的人做事就會顯得有氣無力,死氣沉沉。

三、不同種類、不同難度、不同熟悉程度的事物對人的精力消耗也不一樣。

道理就像:不同類型的軟件對電池的消耗不同一樣。

一般來講,困難的、陌生的、缺乏主觀意愿、反饋周期時間、沒有正反饋的事情消耗人的精力就比較嚴重。

人的精力消耗到一個臨界值之后,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這種消耗性的事情,人就都不想再做了。身體和大腦就會保護性地進入一個相對輕松的”復原狀態(tài)",也就是”低潮期“。

整個人的表現(xiàn)就是:什么都不想做,不想動彈,感覺很疲勞。

很多人長時間處在高壓、高強度的狀態(tài)下,會周期性地出現(xiàn)情緒失控、甚至抑郁,很多高三的學生會頻繁地出現(xiàn)這種狀況。

這種失控就是嚴重的勞逸不均后,身體產(chǎn)生的一種被動休息。身體和精神已經(jīng)超負荷了,但是你的主觀意識還沒捕捉到或者是不愿意進入放松狀態(tài)。

所以本我(關(guān)于三個我:自我、本我、超我,在拖延上的研究和應用,以后有機會再給大家分解)只能通過這種情緒失控的方式來強制地摧毀斗志,讓我們的身體和精神系統(tǒng)進入休息狀態(tài),看似是傷害,其實是保護。

說到這里講一個規(guī)律:人身體大多數(shù)的應激反應都是有利于人體本身的。比如痛覺,雖然不舒服,甚至很多情況會造成非常大的困擾,但是你不能否認痛覺這種讓人難受的刺激對物種存活的積極和必要價值,此處講的情緒崩潰,也是一種應激保護。

雖然這個狀態(tài)很糟糕,但是你會發(fā)現(xiàn)除了有些難過,此時精神和身體都是高度放松的,而且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崩潰“之后,狀態(tài)會恢復過來,而且容易進入下一個精力高峰,這就是一種應激性的被動的休息。

四、精力是可以通過規(guī)律健康的睡眠、飲食、休息及時恢復和補充的。

學會主動休息和及時放松是非常關(guān)鍵的精力管理手段!

此處關(guān)鍵點有三:

1、規(guī)律:為什么一定要規(guī)律呢?

因為生物鐘!

比如:如果你以前都是上午10:00才起床,而現(xiàn)在你要早上6:00就起床,那么剛開始那幾天你會感覺很痛苦,形象地描述就是:身體還沒醒過來,僵硬而酸澀,非常不舒服。但是在堅持20天左右以后,身體就會自動的適應:我們會到點就自動醒來,而且醒了之后身體很快可以復蘇過來,這就是生物鐘的力量。

身體會逐漸摸索和適應你的生活規(guī)律,并且做出適應性調(diào)整。

同理:如果你的學習工作時間是固定的,那么經(jīng)過20天左右,身體會逐漸地調(diào)整這個時段為學習狀態(tài),并且會有較好的學習工作生理狀態(tài)。

從精力層面來看這個問題就是:身體按照慣性處理固定的事情,會極大的減少精力的消耗。

2、主動、適時地休息,也就是疲憊的時候?qū)捤∽约海屪约褐鲃有菹ⅲ{(diào)整好狀態(tài)之后再開始學習和工作,而不是強制自己學習。

比如:很多人考研期間晚上12:00休息,早上7:00起床,突然有一天一個同學過來找你,你和這位同學2:00才回去休息,第二天仍舊要求自己7:00起床。

這時會出現(xiàn)幾個問題:首先,起床會非常困難;第二,起床后的狀態(tài)也非常差,腦子木木的,學不進東西;第三,狀態(tài)會引發(fā)”超我“對”本我“非常嚴重的責罰,進一步導致嚴重的自我內(nèi)耗,陷入負循環(huán)。

最終總結(jié)就是:早起一個小時,毀掉一個上午。這就是典型死板,沒有精力管理意識的做法。

舉一個例子:

一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老板,之前公司談合作總是出問題,因為談判總是安排在晚上。他白天有很多工作要做,下班之后可能連飯都沒得吃,就要趕去見客戶了,而他如此努力的結(jié)果卻總是不理想:情緒失控,策略不當,容易放棄等等,出現(xiàn)各種問題~~~

后來他經(jīng)過學習,改變了一下工作節(jié)奏:上午照常上班,下午就為晚上的見面做詳實的準備:早早地吃飯、補覺、收拾停當,晚上就游刃有余地去見客戶,此時發(fā)現(xiàn):克制力、精神面貌,大腦靈活度,決策力,應變力都有了非常好的提升。

這就是做好了科學地精力管理的例子。

3、及時休息,也就是防止過度疲勞。

這個在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鐵锨實驗,我只說結(jié)果,具體的內(nèi)容有機會再給大家詳解。

結(jié)論:適度強度,適度時間,在疲勞之前及時地休息,可以有效地延長我們的工作時間。持續(xù)時間太長,勞動強度太大,休息間隔太長,休息時間太短,都會不同程度地降低我們的總工作時間,過強的勞動和過長的時間,會對身體和情緒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會加大精力的消耗。

五、除了可以補充精力之外,運動和規(guī)律的作息還可以提高精力的"總儲量”。

如同運動健身會增加你的“體力總量”一樣。

我們通過適度的科學任務安排,可以不斷提高我們對復雜并困難任務的耐受力和處理能力,也就是增加我們的馬力(馬力理論,篇幅太長,有興趣的朋友自行百度),這是能夠有效克服拖延的基礎。

那我們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一個宗旨:開源、節(jié)流!

也就是增加精力儲量,減少精力的消耗渠道。

從日程和作息習慣來講:

1、規(guī)律作息,充足睡眠,身體喜歡熟悉的東西,越熟悉,消耗的精力會越少;

2、健康飲食,適度鍛煉,好的身體基礎和飲食習慣是充沛精力的基礎;

3、主動、靈活地安排休息,防止出現(xiàn)嚴重的自責情緒,防止過疲休息;

4、盡量在熟悉的環(huán)境,把生活的瑣事都變成習慣和規(guī)律,盡量減少雜亂事務對自己精力的消耗,把自己旺盛的高質(zhì)量的精力都投注到學習和工作上。

精力管理是時間管理的基礎,做好精力管理是每個渴望高校的人士的人生必修課,更多地研究理論和落地操作技巧,之后會給大家一一拆 ,敬請密切關(guān)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