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征文大賽
重慶市石柱縣下路中學
摘要:班主任的愛心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自己25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經驗,談談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如何運用愛心架起和學生之間的心理橋梁。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愛心
平時的聊天中,經常會聽到不少教育同行抱怨自己班上的學生是如何難管,有的教師甚至束手無策。人們常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我一直用這句話勉勵自己。魯迅先生說過“教育根植于愛。”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追求卓越和創新精神。教師不僅要有愛心,更重要的是把那種愛傳遞出來,只有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愛,才能與學生產生心靈的火花。
曾記得有位名人說過:一位師德高尚的老師,不只是愛少數學生,而是愛每一個學生,愛全體學生,尤其要關心、愛護、幫助家庭有困難、學習落后、身患疾病的學生。特別是現在,留守兒童較多,他們有的一年才見到父母一次,有的甚至幾年都看不到父母。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表明,每個人都有愛的需要。特別是留守兒童這一群體,他們更渴望關愛,這既是他們本能的需要,也是他們人性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對這類學生,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愛。從生活、學習、心理給予更多的輔導,使其健康、茁壯成長。
一、點滴行動感化學生,愛在無聲處
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空洞的說教,整天的嘮叨,大聲的訓斥可能只會讓調皮的學生更加反感你。教師的點滴行動卻可能會感化學生,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他的愛,于是就會自我約束,自覺調整自己的行為。
25年前,我懷揣著教育夢想,被分配到了一所鄉村學校。第一天拿著課本,興高采烈地走向教室,門虛掩著,我推開門,“啪”,一把掃帚不偏不倚砸在我的頭上。沒想到第一節課孩子們就給了我一個下馬威,我似乎看到了搞惡作劇的同學正在暗暗嘲笑我。此時的我面紅耳赤,我像一頭發怒的獅子咆哮著:是誰把掃帚擱在門上的,請站出來,可是沒有任何一個學生答應我。只見孩子們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三五個在一起講話,更有甚者把腳擱在桌子上……我再次吼道:坐好,坐好,坐端正一點,你們還是學生嗎?眼淚在眼眶里轉了又轉,忍無可忍,此時一股熱淚奪眶而出,我立刻跑出教室。我的第一節課就這樣以失敗告終。怎么辦?整個晚上,我徹夜無眠。第二天,我來到教室只字不提昨天發生的事情。首先告訴大家,如果今天上課誰最遵守紀律,我將送給他一份禮物。見有禮物,孩子們立刻收斂了自己的行為,教室里出奇的安靜,再也沒有哪一個同學做自己的事情了。一節課下了,孩子們問我“老師,哪個表現最好?”我說:“大家都好。”“那禮物呢?”“我的禮物是……擁抱……教師。”孩子們目瞪口呆,這就是禮物?“下面我就要送出我的禮物了,誰最先到講臺接受?”孩子們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遲遲不上講臺。我主動去擁抱了一個掉著鼻涕,衣衫襤褸的瘦瘦的小男孩。見此情狀,孩子們蜂擁而上,將我團團圍住,紛紛表示要擁抱我,一個小小的舉動立馬拉近了我和學生的心里距離。從此,學生不再像以前那樣抵觸我。
那時鄉下孩子都是自己帶飯盒到學校蒸飯,才畢業的我也來自農村,我深知農村家庭經濟困難的孩子有多么不容易。于是,我每天將自己炒的菜端到教室,與沒有打菜的孩子一起分享。漸漸的,孩子們都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將打的菜或自帶咸菜與大家一起分享。后來得知班上有兩位學生居然生日和我在同一天,生日那天,我炒了好幾個菜,端到教室,孩子們拿出上學路上采來的野花編織的花環,戴在我和兩位同學的頭上,此時作為教師的幸福感洋溢著全身。愛,讓孩子和我在一點一點靠近;愛,融化了學生與我之間心靈的高墻。
二、深入了解學生,愛是急學生所急
在班級管理中,存在處境優勢的學生,同時也存在處境不利的學生。比如:貧困生、后進生等。相對來說,處境不利的學生在班級中處于劣勢地位,容易被班主任所忽視。這就要求班主任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千萬不能忽視他們,這是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
那是深秋,天氣漸漸轉冷,地上開始結霜。一天課間操時,我留意到一位學生竟然在這么大冷的天赤著腳,一雙腳凍得通紅。當時一個月只有80元左右工資的我,把他帶到供銷社,給他買了一雙12元錢的鞋。然后將他帶回學校,在食堂里打來一盆熱水,將他的腳泡得暖烘烘的,再穿上嶄新的鞋。在和他聊天的過程中,了解到他父親生了重病,家里有三姊妹在上學,經濟非常困難。自那以后,我經常買筆、本子……送給他。來年仲夏,正是農忙時節,割麥、插秧、種玉米,三樣農活擠在一起,他家里缺少人手,小陸同學好幾天未到校上課了,眼看就要畢業升學考試。利用周末休息時間,我組織班上愿意參加勞動的、個子稍大的、會干農活的31位學生,到了陸安鳳家里,經過孩子們辛苦的勞動,一下午將他家的玉米種完、麥子割完,秧插完。他的母親感動不已,一直拉著我的手說:“我的孩子不知道是哪輩子修來的福,遇到您這么一位好老師。”從那以后,這位學生學習更加刻苦。后來我一直關注這位孩子,多次寫信鼓勵他,現在這位孩子是重慶長安福特公司的一位科長。愛,促進了孩子的成長。
三、善待每一位差生,愛是包容
曾經聽到有的班主任說,對成績不好的、調皮搗蛋的學生只要不討厭就行了,還要求對他們付出與好學生同等的愛,有必要嗎,那不是強人所難嘛。其實這不是強人所難的問題,而是作為一名班主任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成績不好、調皮搗蛋,不是班主任不愛此學生的借口。對于這類學生,班主任需要付出更多的愛。他們在班上往往遭到同學的嘲笑,受人歧視,對老師會有一種敵對的態度。但是,這些學生的本質是好的,他們的心靈是脆弱的,他們渴望得到班主任更多的關懷,有的甚至采用打架等偏激行為來引起教師的關注。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相信“自古行行出狀元”。我們只要為學生付出愛心,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信任與關愛,他們同樣能夠變好。
我任教的2014屆8班有個叫簡精兵的學生,只要提起他的名字,所有的科任老師直搖頭,所有的同學心驚膽戰,他可是全校出了名的調皮搗蛋的學生。有一次,我正準備去上課,一個學生捂著頭跑來找我,血順著指縫流下來,我嚇壞了,又是簡精兵闖的禍。帶學生到醫院包扎完畢,回到教室,簡精兵用挑釁的目光看著我。我沒有理睬他,繼續我的講課。下課后,我將他領到辦公室,我還沒有開口,簡精兵說:“我爸爸今天沒有在家,他出車去了,他不來。”我覺得奇怪,問他為什么這樣說。他說:“以往老師都是這樣呀,我犯錯了就讓我請家長,然后我爸爸就狠狠揍我一頓,扣我的生活費。”我說:“我今天絕對不讓你請家長,但是你必須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向受傷的同學道歉,藥費還得你拿。這個藥費老師先幫你墊著,我也不告訴你的父親。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還給我。”他瞪著我看了半天,滿臉疑惑,說:“在學校讀書,我怎么掙錢?”我告訴他,班級每月要開展一次學生互評活動,如果倒數第三名沒有他的話,就可以減掉藥費5元。在學校各類比賽中,個人獲獎一次,減掉10元。為了改掉他上課睡覺的習慣,我將他的位置編到了講座下面的第一排。有一天正在上課,他父親打來電話,我破例在上課期間接電話,故意打開免提。簡精兵的父親問起孩子最近在學校的表現,? 我說簡精兵表現好,沒有違反紀律。他紅著臉,低下了頭。一次晚自習后,雷雨交加,他離家較遠,他父親沒有來接。我打著傘送他回家,一不留神,在街上我踩到了一塊西瓜皮,狠狠摔了一跤,膝蓋上的皮摔破了。也許是我的愛心感動了他,桀驁不馴的他漸漸變得有禮貌了,上課也不再睡覺,開始積極主動學習。他只要有點滴進步,我都會適時表揚。一年下來,他再也沒有發生一起打架事件,科科突破了不及格的現象。
四、留意學生行為,愛是奉獻
正如贊可夫所說:“對學生的愛,首先應當表現在教師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識,以便在對自己學生的教學和教育上,在他們的精神成長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可見,教師的奉獻精神是班主任愛心的一個基本特征。
班里有一位從忠縣武術學校轉回來的學生——牟松。私人學校的管理放縱了他的行為。一段時間,我發現他上課常常呆若木雞,兩眼無光,身體也逐漸消瘦。直覺告訴我,他可能天天夜間上網。我打電話給他的母親,他母親一口回絕:“不可能,我家沒有電腦,他也沒有手機。”我說那你多留意一下。第二天,他母親告訴我,捉到牟松晚上在被窩里面打游戲,這才知道孩子將父親的爛手機修好后藏在被窩里。一天深夜2點,我的手機響起。? “老師,我突然夢中一驚,覺得孩子沒有在家。走到孩子臥室,拉開被條,孩子用兩個卷筒紙做成的腦袋,然后將一個長長的枕頭放在被窩里面,人不見了。不知道在哪里上網去了,深更半夜的上哪里找去呀?……說完就哭哭啼啼的。我一邊安慰她,一邊起床。看看手表,看看窗外,死一般的沉寂。我猶豫了,因為我實在膽小。轉念一想,我是他的班主任,我義不容辭的應該幫助他。騎著摩托車,膽小的我一會兒看看車后,一會兒看看兩邊,特別是路過出過車禍的梯子巖時更是毛骨悚然。到了下路,一個網吧一個網吧的找,未果。我和他母親只好守在學校門口,早自習時間到了,終于出現了他的身影。從那以后,我加強了對他的管理,讓他告別了游戲。我所教的2014屆和2015屆像他這樣的學生有好幾個,比如馬云豪、岳鵬、譚輝楊、周磊等。在我的愛心感化下,在我實際行動的幫助下,他們都由問題學生變成了優秀學生,相繼考上了石柱中學的高中。
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對于班主任而言,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心,就不能稱其為師。只有愛學生,班主任工作才有可能勤奮、扎實;只有愛學生,才會具有一顆寬容之心,包容百川;只有愛學生,才會時時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考慮學生的感受,從而積極去探尋更多、更好、更適合不同學生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愛是陽光雨露,滋潤著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 ? 瓦?阿?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2]? 陸雪琴《繼承傳統、直面挑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