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癥(anxiety),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癥,是神經癥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征。主要臨床表現分為三大類
1、情緒癥狀?: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患者經常出現與現實情境不符的過分擔心、緊張害怕,這種緊張害怕常常沒有明確的對象和內容。患者感覺自己處于一種緊張不安、提心吊膽,恐懼、害怕、憂慮的內心體驗中。
2、植物神經癥狀?:頭暈、胸悶、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頻、尿急、出汗、震顫等軀體方面的癥狀。
2、運動性不安?:坐立不安,坐臥不寧,煩躁,很難靜下心來。
患者情況
來看下面文中的這位患者:劉女士,40歲,經常出現發作性胸悶、心悸、心慌,伴隨緊張害怕、焦慮不安情緒,持續數小時或數天才緩解,平時有頭暈耳鳴、神疲乏力,視力模糊,失眠多夢,尿頻,頸肩背酸痛,四肢發麻等。
是不是很像焦慮癥?
確實患者曾到德國就醫,權威專家的診斷就是“焦慮癥”。服抗焦慮藥除胸悶心慌、焦慮不安癥狀有所緩解外,其它癥狀沒有任何改善,反而因藥物產生的副作用使患者精神更加萎靡不振,大腦反應遲鈍,還伴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大便稀溏等胃腸道反應。面對這種不吃藥難受吃藥更難受的困境,患者痛苦異常。
經朋友介紹于2016年9月6日回國至然道國醫診療。
望聞問切
發現患者病情淡漠,情緒低落,默默寡言,行動遲緩。頸肩背部肌筋膜異常緊張僵硬,活動受限。在斜方肌、斜角肌、肩胛提肌、頭夾肌、頸夾肌、大圓肌、小圓肌、岡下肌、胸鎖乳突肌、胸4-5最長肌(厥陰俞、心俞)、胸大肌、胸骨肌(膻中)等區域觸及多個活動性激痛點。
病情分析
根據癥狀和體征,患者無疑患有嚴重的頸椎病。由于頸肩背部肌肉的慢性損傷,產生力平衡失調,頸椎生理曲度發生改變及小關節錯位,以致神經血管不循常道受到擠壓刺激而出現功能異常。尤其是交感神經功能紊亂引起了心慌、憋悶,情緒焦慮,失眠等神經精神癥狀;更會使頸內動脈及椎動脈收縮,進而影響到大腦的血供,出現頭暈耳鳴,視力模糊;而椎動脈供血障礙還可以使椎動脈分布于脊髓的分支受到影響,脊髓的正常血供受阻,從而引起四肢發麻、無力。
無痛精針刀治療
一切都由“頸”作祟!治療就有方向了。針對主要矛盾,行頸肩部肌筋膜激痛點無痛精針刀治療。兩次后,觸診時發現的頸肩部激痛點基本滅火,患者的頭面五官癥狀及四肢麻木感消失,胸悶心悸、睡眠明顯改善。抗焦慮藥服用量明顯減少。再針對胸4-5最長肌(厥陰俞、心俞)、胸大肌、胸骨肌(膻中)處的活動性激痛點行無痛精針刀治療二次后,心、胸及情緒癥狀完全消失,停用抗焦慮藥也未見反復。并驚喜發現患者精神振奮,面色紅潤,色斑消失。患者一直想生二胎,但由于體質問題十余年都未曾有過身孕,希望無痛精針刀能幫到她。通過辨證論治,依無痛精針刀婦科調理思路治療二次后出國。
跟蹤隨訪
四年后患者介紹朋友來然道國醫求醫,告知病癥痊愈,未再服用抗焦慮藥。更可喜的是無痛精針刀治療半年后喜獲二胎,孩子出生后健康如常!
注意事項
1、治療后須常規休息30分鐘以上,在醫護人員確認無異常才可離開。
2、治療6小時內針眼勿沾水,保持清潔,24小時內不宜局部熱敷、理療按摩以及過多活動,以免出血腫脹。
3、3日內患處勿負重,避免劇烈活動,3日后適當運動。或循序漸進地鍛煉
4、治療后應注意防寒保暖。
5、飲食宜清淡,以素食為主,忌飲酒和辛辣。
溫馨提示
各位親們:
本平臺分享的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尋求專業醫師指導。
熱線:4009902719
▼點擊開啟健康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