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寫作呢?
在做一件事情前,思考為什么要去做,我想,這是一件尤為重要,必須馬上著手的事情。
劉未鵬在 《暗時間》 -為什么你從現在開始就應該寫博客 一章中,就介紹過他的思考:
- 能夠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 書寫是為了更好的思考
- “教”是最好的”學”
- 討論是絕佳的反思
- 激勵你去持續學習和思考
- 學會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
- 一個長期的價值博客是一份最好的簡歷
當然,那是他的理由。
驅動我,讓我精力充沛、不知疲倦的書寫的理由,應該是如下這些
一、對個人能力的提升
1 在書寫中思考,在思考中找到自己的問題與不足
在思考如何提升自己之前,最重要的莫過于找到自己的問題,明確要提升的方向,然后才是提升的具體辦法。
而如何找到自己的問題,在書寫的過程中,檢驗自己能不能把一件事情描述清楚,無疑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例如,通過書寫,嘗試總結自己在時間管理上的一些方法運用,如果自己在某一方面不能描述清楚,那么說明自己在這方面并沒有很好的掌握,存在待改善的問題
《如何高效學習》一書中,介紹的費曼技巧,就很好的說明了這個道理
第一步:選擇要學習的概念
第二步:設想你是老師,正在試圖教會一名新生這個知識點.這一步至關重要,因為在自我介紹那些你理解或不理解的知識過程中,你會理解得更好,而原來不明白的地方也得以理清
第三步:當你感到疑惑時,返回去吧
第四步:簡單化和比喻
2 分享自己對工作、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采用的一些解決方案,通過讀者反饋,發現不足,以便進一步完善
工作三年中,一直在整理自己在編程實踐、項目管理、溝通、時間管理等方面的一些問題,并通過閱讀相關書籍、向領導同事請教等途徑,試圖找到好的解決辦法,然后加以實踐,逐步完善,但因為個人能力等因素,總結的辦法也肯定不是最佳實踐,必須是有一定局限性。后續會逐步整理,根據讀者反饋進行迭代更新。
3 培養自己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提升產品能力
正如蘇杰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一書中說,自己把出書看成做產品,在書中體現設計全過程,例如運用產品思維,思考書的定位:
要解決什么問題,滿足什么需求
目標用戶在哪里,賣點以什么樣的一句話打動對方
能提供什么產品和服務、核心競爭力,為什么是這本書
所謂產品思維,我想,應該是站在用戶的角度,為解決用戶問題,提供簡單有效的解決方法的思維方式。我也在試圖,盡自己的能力介紹讀者感興趣,能幫助讀者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而不是單純的介紹自己所知所學所想,可有可無,于他人并未多大益處的內容。
4 打造個人品牌
打造個人品牌這一概念,是從田志剛的《你的知識需要管理》中了解到的,當時初讀時,
對我這種不善于主動溝通、積極發言的程序員宅男來說,確有振聾發聵之效。
人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能滿足于認為自己知道就行,而應該有意識做一些知識顯性化的工作,將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共享出來(隱性知識轉換為顯性知識),傳播出來,讓更多的人看到并認可,提升知名度。這對自己以后的職業發展,如找工作、創業都有幫助。
二、幫助讀者
1 介紹自己對遇到的一些問題的思考,貢獻自己的知識,希望能對讀者起到幫助
特別喜歡大前研一在《專業主義》中對“專家”的定義:
專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動。他們不僅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較強的理念,而且無一例外地以顧客為第一位,具有無窮的好奇心和永無止境的進取心,嚴格遵守紀律。以上條件全部具備的人才,我才把他們成為專家。
把身邊的每個人當做自己的顧客,如讀者、同事、領導,以平和的心態幫助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重視
三、推薦閱讀書單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希望能幫助到您